“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团圆、欢乐的美好寓意。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或汤圆在慰藉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
元宵和汤圆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在制作工艺和营养价值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制作工艺:大相径庭
从大小来看,元宵一般个头较大,略小于乒乓球,圆润饱满;汤圆则相对小巧玲珑,通常如同鹌鹑蛋大小,精致可爱。这微小的差别是区分二者的直观标志,且与它们的营养吸收相关联。
在制作工艺上,二者大相径庭。
元宵采用“摇”的方式,即将馅料切成小块,蘸水后放入盛满糯米粉的笸箩中反复摇晃,让馅料在滚动中均匀地裹上一层又一层糯米粉,直至合适大小。其表面干燥,有细微颗粒感。这种工艺使得元宵外皮相对厚实,在消化过程中,肠胃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分解糯米粉,减缓了整体消化速度,也意味着饱腹感更持久。
汤圆是“包”出来的,即把糯米粉加水和成柔软面团,揪下一小团,擀成薄片,包入馅料,搓成圆球,表皮光滑细腻宛如凝脂。汤圆外皮较薄,相对容易消化一些,饱腹感可能稍逊一筹。
营养成分:馅料是关键
元宵口感紧实有弹性,内馅饱满扎实,传统多为黑芝麻、花生等香甜浓郁口味。馅料中的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能滋养肝肾、润肠通便;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但由于元宵外皮厚、馅料油脂含量高,每100克热量可达300千卡左右,过量食用易造成脂肪堆积。
汤圆口感软糯细腻,入口即化,馅料除传统口味外,还有水果、咸口等选择。水果汤圆添加了果浆、果汁,能补充一定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咸口汤圆如鲜肉汤圆,以猪肉为馅,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不过钠含量相对高一些,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每100克汤圆的热量约250千卡,而甜口搭配大量糖油馅料时,其热量也会迅速攀升。
多样吃法:营养保留各不同
在烹饪时,煮元宵、煮汤圆最为常见。煮元宵时开水下锅,轻轻搅拌防粘连,待元宵浮起,转小火焖煮几分钟,这样煮出的元宵汤汁浓稠,软糯香甜,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始营养,且煮制过程未额外增加过多油脂。煮汤圆时同样开水下锅,不时推动,浮起后再煮2~3分钟,食用时配上一勺原汤,暖身又暖心,原汤还能帮助消化,减轻肠胃负担,锁住营养成分不流失。
蒸元宵、蒸汤圆也能保留食物原本营养。元宵蒸后外皮柔韧,内馅香气更浓郁,避免煮、炸过程中营养成分溶于水或被高温破坏;汤圆蒸后晶莹剔透,吃起来清爽不腻,营养成分较完整留存,更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
新兴的炸元宵、炸汤圆同样别有风味。元宵炸制后外皮酥脆,咬开时热气裹挟着香甜的内馅涌出,但炸制时高温使油脂大量渗入,热量剧增,营养成分遭到一定破坏,维生素流失较多,只能偶尔尝鲜。汤圆煎炸制作前,可用牙签扎小孔避免炸裂,可煎炸至色泽金黄、外酥里嫩,但也会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折损。
健康饮食:依据营养巧安排
对于消费者来说,元宵和汤圆虽然美味,但黏性大、不易消化,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应当适量进食。从营养搭配角度,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沙拉等。水果中的有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帮助分解元宵、汤圆中的糯米成分,像苹果中的果胶、香蕉中的膳食纤维,都能促进肠胃蠕动,助力消化吸收,健康过节。
元宵和汤圆是元宵节的“代言人”。了解它们的营养差异,掌握健康吃法,方能在美味和甜蜜中,感受中华美食文化魅力。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金珊 厉曙光
策划:张灿灿
编辑:李君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BYK8HVZ5】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