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2月12日,重庆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2025年重庆市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2025年,重庆将围绕七个方面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努力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表示,首先是以治水治气治土为牵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将排查整治范围向支流延伸,2025年重点完成涪江、綦江、阿蓬江等5条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计建成30条美丽河湖、50条幸福河湖,让老百姓畅享水清岸绿的生态福利。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重点领域协同治理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完成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150家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环保绩效等级,淘汰治理3.8万辆老旧车辆。
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耕地分类管理措施,持续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切实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
重庆开州区汉丰湖。王红 摄
其次是以治废治塑为抓手,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无废城市细胞”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位,包括“无废工厂”“无废机关”“无废医院”“无废学校”等。到2025年底,重庆将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000个以上。
第三是以治山治岸为基石,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2025年,重庆将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5万亩、国家储备林50万亩,持续发挥森林“绿色屏障”作用。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三峡库区危岩治理攻坚战,完成431处存量危岩隐患综合治理。
夜间的重庆九龙滨江步道。唐鸿姿 摄
第四是以治城治乡为重点,打造全市域整体大美风貌。一方面,重庆将高水平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累计完成“两江四岸”治理7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高品质建设巴渝和美乡村,今年6月底前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完成500个行政村社环境整治,新建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2000个以上。
第五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开展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公共机构试点建设,发展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制造业整体向“绿”。实现“长江绿融通”系统与“绿效码”互联互通,力争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0000亿元。通过“碳惠通”平台建立个人碳账户,老百姓只要多乘坐公共交通、消费节能环保商品等都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奖励,将“衣食住行”中低碳元素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重庆北碚区黛湖绿道。
第六是以改革创新为突破,重塑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生态治理系统。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迭代升级生态环保数字化平台,拓展“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等重点应用实战成果。比如,“巴渝治水”系统的监测感知点已达1.1万余个,水环境问题发现及解决时效由此前平均7天缩短为24小时以内。
此外,重庆还将以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为契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打表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集中攻克和解决一批成因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对3421件群众举报投诉,逐一梳理、分类施策,用实际行动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幸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