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2月11日上午,封面新闻从2025年重庆市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重庆市将把在城市稳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构建分层分类、租购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全覆盖。


发布会现场。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表示,具体有三个举措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重庆市公租房在全国率先打破户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申请资格,凡是在中心城区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满足住房、收入标准条件就可以申请市级公租房。

住房条件为:在中心城区无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三年内无住房转让行为。

收入条件为: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本市上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家庭不高于1.1倍,单身人士不高于1.2倍。


重庆公租房城西家园小区。图片来源于重庆发布

二是通过保租房提供阶段性保障。重庆市保租房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可拎包入住;不设收入限制,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

三是通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长久性保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建设,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

2025年,重庆将新开工建设6000套住房,将分批形成有效供给,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工薪收入群体购房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