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毙大叛徒王丰庆!”
“不枪毙王丰庆,我们就不下山!”
1937年12月,皖赣游击队的队员们群情激愤,他们高喊着这样的口号,向前来改编部队的特派员示威,要求上级枪毙特委书记王丰庆,否则就不服从上级关于改编成新四军的指示。
特派员面对游击队员们这样的控诉和要求,不敢怠慢,但是他又没有枪毙我党高级干部的权力,因此他赶紧返回了舍会山,向陈毅做了相关汇报。
陈毅在得知相关情况后,沉思了片刻,然后对特派员说:“先把人交给我!这事要慢慢审查!”
那么,王丰庆到底是不是叛徒?他为何会惹得游击队员们非枪毙他不可?他的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下他的故事。
王丰庆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时曾读过一年私塾,但是后来因为家贫而不得不辍学,并成为了一名皮匠学徒。
1927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弋横暴动,21岁的王丰庆受到革命旗帜的感召,也加入了暴动当中,并在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虽然王丰庆只读过一年书,但是他在参加戈横暴动的农民们当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知识分子”了,因此他被方志敏当作骨干来培养,不久后被调入县苏维埃政府工作。
此后,王丰庆一直奋斗在革命队伍的第一线,职位也逐步攀升。
1934年10月,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后,王丰庆以皖赣独立师政委、皖赣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身份,率领部队留在苏区,坚持抵抗,并给红军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然而,皖赣独立师在12月下旬遭遇了敌人主力部队的围攻。王丰庆率部血战七天七夜,最终仅带着百余人突围成功,皖赣苏区就此全部陷落。
王丰庆在突围之后,一路收容被打散的部队,最终收容起了约570人的队伍。王丰庆将这570人分为三个游击队,从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在王丰庆的努力之下,游击队战至1936年底,已经发展壮大到了3000多人,游击区遍布皖赣边区33个县。
王丰庆在此期间被任命为皖赣特委书记及皖赣游击队政委,是当时我党在皖赣地区的最高负责人。
然而,在进入1937年后,国民党一面与我党议和,一面却对我党南方根据地加紧“清剿”,派遣重兵向我皖赣游击区杀来。
王丰庆在一次行动中被国民党军第十六师重重包围,之后在突围过程中不幸被俘。
敌师长在得知俘虏了王丰庆后高兴地不得了,当即对其进行了游说,以高官厚禄劝说他转投阵营,帮助国民党军进山“清剿”。
王丰庆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为了逃脱敌人的魔爪,他选择假意答应,并对敌师长说:“进山清剿多麻烦啊,你放我回去,我带着部队过来投降不就好了?”
敌师长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就给了王丰庆一个排,让他去山里召集游击队下山。
但是,他们刚一进山,王丰庆就命人打死了敌排长,然后缴了其他人的械,把这一个排给俘虏了。
王丰庆觉得他的这次假意投降天衣无缝,因此就没有多想,继续率队前往了指挥机关。
然而,敌人远比他想象中狡猾得多,敌师长留了一个心眼,派了几个侦察兵偷偷摸摸地跟在了后面。
由于王丰庆未能及时察觉,皖赣游击队的驻地就这样被敌人所探得。
之后,敌人挥师而来,准确打击了浮、东、婺地区的游击队,令这些地区的革命力量蒙受了巨大损失。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军中不知不觉流言四起,纷纷猜测王丰庆已经“叛变”。
而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军的“清剿”行动戛然而止,同时还释放了很多之前俘虏的我军战士,其中就包括特委独立营教导员杨汉生。
当时,杨汉生亲眼看到王丰庆在被俘后向敌师长“投了降”,所以一口咬定王丰庆就是“叛徒”。
这下子王丰庆是百口莫辩了,但他是皖赣特委书记,又是游击队的政委,没有人能动得了他。
所以,游击队员们才会在特派员来时集体向他喊口号,要求“枪毙王丰庆”。
陈毅在得知此事后,当即把王丰庆在内的特委机关干部以及游击队干部召到了舍会山,并且召开了会议。
陈毅在会议上对王丰庆暴露游击队位置的错误进行了极其严肃的批评,同时撤销了他的一切职务,之后将其扣押在了身边,继续审查。
陈毅通过此举终于平息了众怒,游击队员们也就安心地下山接受改编去了。
此后,陈毅又跟王丰庆进行了多次交流,并且到国民党军中去了解了相关情况,最终查明了真相,确认王丰庆没有叛变。
1938年2月,王丰庆被任命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营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
在之后的抗日作战中,王丰庆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每当有艰巨的任务时,都第一个挺身而出;当遇上紧急敌情时,王丰庆总是让友邻部队先走,自己则负责断后。
同时,王丰庆在处理内部事务时也非常谦虚谨慎、勤勤恳恳。
不久后,王丰庆因其出色的表现升任新六团副团长。在我党恢复政委制度后,王丰庆被任命为新六团政委。
1940年,由于国民党第三战区多次向新四军挑起摩擦,陈毅、粟裕于7月分别率主力部队北渡长江,王丰庆则被留在了江南地区领导地方武装坚持斗争。
当时,江南地区的地方武装合起来也才800多人,而且装备奇差。王丰庆对此毫无怨言,积极训练战士,并将他们整编为独立一团,自己担任团长。
该年11月,王丰庆率领独立一团在转战至茅山地区时,突然被日寇包围。王丰庆率部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杀出了一条血路。但是他在亲自断后时,被敌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