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天上满月,尝人间团圆,又至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自古以来就是阖家团圆、共赏华灯的美好节日。在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其乐融融。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也为这一节日留下了动人诗篇,让我们透过这些诗词,感受古人在元夕的浪漫与情思。

元宵节佳节,时值美景良辰,愿这些古诗词中的美好祈愿,随着璀璨灯火,传递到千家万户,愿月圆人圆,流年静好,喜乐平安!

元夕

宋-张九成



前年元夕宴谯门,万朵红灯闹早春。

谁谓今宵顿寥落,长天独拥一冰轮。

张九成的《元夕》通过对比前年与今宵元夕的不同场景,抒发了岁月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心境的巨大变化。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通过场景的鲜明对比,有力地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元夕遣怀二首

宋-陈造



陆海莲开夜色鲜,短檠灯下掩陈编。

风姨竟日鸣条罢,月姊因谁得意圆。

陈造的这首《元夕遣怀二首》,没有正面描绘元夕的热闹欢腾,而是通过独特视角,展现出诗人在元夕之夜于灯下独处时的复杂思绪,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深沉交织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热闹的元夕夜景与诗人独处沉思的对比,借景抒情,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

元夕四首

宋-范成大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范成大的这首《元夕四首》,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表达出对这一佳节的喜爱以及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将元宵节的热闹与诗人的欢快心情完美融合,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探春令(元夕)

宋-赵长卿



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

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

今年肯把轻辜负。列荧煌千炬。

趁闲身未老,良辰美景,款醉新歌舞。

赵长卿的这首《探春令(元夕)》,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元宵节的经历,抒发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在节日氛围中的情感变化。

整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将回忆与现实交织,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京都元夕》是金代元好问描绘京都元宵节热闹场景的佳作,通过对不同人物状态的刻画,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以及诗人的融入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京都元夕的热闹以及自己的融入,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祥和,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魅力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元夕曲 其二

明-李云龙



绿杨垂影覆雕檐,铃铎无声玉漏添。

满院月光春似海,六街齐上水晶帘。

李云龙笔下的《元夕曲其二》,虽未直接描绘元宵节常见的热闹喧嚣,却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元夕画面,展现出独特的节日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与街道的描写,以景衬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元夕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元夕应制二首 其二

明-蒋冕



辇路尘生香不断,灯楼月映彩初圆。

太平时节风光好,烟火今年胜去年。

明代蒋冕的《元夕应制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元宵节宫廷盛景,以细腻笔触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氛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与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将元宵节的热闹与太平盛世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元夕次韵

明-朱诚泳



蟾窟当空满,鳌山动地来。

六街香雾合,万井户扃开。

烟火藏机弄,灯词作谜猜。

红妆人结伴,杳杳下楼台。

朱诚泳的《元夕次韵》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明代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景象,从天空到地面,从街头巷尾到家家户户,全方位展现了元夕的欢乐氛围,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灯火辉煌的节日之夜。

元夕偶成

清-张洵佳



故乡灯市异乡看,第一良宵梦广寒。

怪道春风吹得早,本来明月易团栾。

《元夕偶成》是清代张洵佳在异乡过元宵节时所作,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灯市,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团圆的渴望,同时蕴含着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感悟。

整首诗前两句写思乡之愁,后两句转而自我宽慰,情感层次丰富,在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与个人的复杂情感交织中,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忆王孙·济南元夕

清-朱彝尊



今年春色胜常年。遥望笙歌隔水烟。

何处风光不眼前。

月如弦。从未团圆直到圆。

朱彝尊的这首《忆王孙・济南元夕》,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济南元宵节的热闹与春日的美好,同时也在词句间流露出对团圆的期盼,将节日氛围与个人情思巧妙融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