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健康报乙巳蛇年春节“新春走基层”栏目中,一篇篇稿件记录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健康故事。记者奔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巷陌、医院病房,用镜头和笔触讲述医务工作者的坚守,描摹农村居民、城市社区居民的看病就医场景,勾勒出一幅暖意融融、充满希望的基层卫生健康新春画卷。
“热气腾腾”的春节,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盼。贴春联、挂灯笼、剪窗花,热气腾腾的水饺被送进病房……,180多位失能老年人在医务人员的照料下迎接新年。他们平均年龄超过80岁,平均住院时间达227天。,清晨的康复中心挤满了老年患者。为满足老人们的健康需求,中心专设肢体、语言、认知等训练单元和功能区,引进康复医学人才,开展进村入户体检,让潮白河畔映照起最美“夕阳红”。,村医王东走进慢阻肺病患者高大娘家,开展追踪随访、常规检查等健康服务;镇卫生院因地制宜开设“三高”诊室、“三高”中医专病门诊、“三高”并发症筛查室,安排高年资护士春节在岗值守……
扎根雪乡、支援边疆、守望山村……烟花贺岁的新年里,因为有医务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才多了份安心。,“最北村医”李春花在大雪围拥中坚守岗位数十年,出诊数万次。在这片雪乡,李春花见证了北红村从缺医少药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变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疆医生迟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重症监护室奋战了500多个日夜。当得知春节前能返京的消息时,他仍心系当地患者,坚守到援疆结束的最后一刻……春节期间,许许多多医务工作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在岗位上,护佑一方百姓安康。
基层是希望的田野,展现着健康中国的勃勃生机。临近京杭大运河北段,,派出下沉专家142人次;主持推动通州区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项目日趋完善,让1.9万余名糖尿病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建起覆盖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像医联体,切实提升基层影像诊断能力。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加速,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如河水般不断流向通州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施工图”不断转化为“实景图”,让基层百姓更有健康获得感。
一个个平凡之躯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一个个小故事串联成居民共建共享健康生活的大乐章。在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坚守中,从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改革路径的步伐里,可以读出党和政府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初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满怀深情地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办好“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一头等大事的新征程上,每一名卫生健康工作者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健康报评论员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S1SAZQI】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