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2月12日电 (陈琦)2月11日,2025年重庆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召开。从会上获悉,去年重庆一体化推进“三医”(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不少亮眼成绩。2025年,重庆将推出多项卫生健康便民惠民行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024年,重庆建成全国唯一的智慧医保实验室,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在渝备份,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获得批准。重庆“三医”协同改革入选2024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被选树为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并在全国推广。数字健康建设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示范案例,渝藏、渝哈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域数字化“医检互认”。
重医附一院、重医儿童医院推动人才引育改革,2024年引进国家级人才创历史新高。DRG付费实现全市二级以上符合条件开展住院服务医疗机构全覆盖。19项医保业务纳入全市“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事项,生育津贴实现直接发放给个人,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和“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省际互认。
2025年,重庆将建立完善“三医”协同联系会商机制,加快推进“三医”数字化协同应用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完善“三医”联合监管制度,全面加强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发展、推动对外创新开放政策方面的协同合作,促进“三医”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
同时,重庆将全力争取落地一批支撑当地长远发展的平台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积极推动智慧医疗装备发展,优先瞄准自有优势赛道及前沿技术赛道完善产业链,塑造产业比较优势。
重庆还将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主动适应老龄化趋势,盘活利用闲置资产资源,建设集卫生健康、养老服务、群众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统筹推进医养结合、社区食堂、老年大学等设施建设。
在医疗保障方面,重庆将优化缴费方式,加强户籍人口、在校学生、在园幼儿、新生儿、流动就业人员等信息共享,依托“医保全民参保一件事”重大应用实现精准动员、便捷参保;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对医保基金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在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重庆今年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着力培育大产业大企业,推动形成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打造“渝产中药”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衍生产业,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全国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
2025年,重庆还将切实抓好6项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免费为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失能评估、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健康服务;为70万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开展“渝城助医”行动,对全市50家大型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道路堵”等问题;增加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合格公众1万人;为11万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每个区县至少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展节假日、周末门诊延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