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标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根据《静安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及《静安区“无废细胞”申报评比方案》的要求,静安区组织开展了2024年第二批“无废细胞”申报评估,希望各类“无废细胞”在静安区“无废城市”建设和各类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今天,

和静宝一起来看

“无废细胞”典型案例之一:

“无废菜场”——镇宁菜市场

镇宁菜市场位于镇宁路442号,是上海市五星级标准化菜市场,于2021年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市场管理提效、商户降本增收、消费体验升级,确保各类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该菜市场获得了2023年度静安区标杆菜市场、2022年度上海市示范性智慧菜场等荣誉。


镇宁菜市场管理方凭借多年管理经验,精心制定了《亚细亚菜市场管理标准》,将人员管理、巡场工作、现场管理等全面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保洁人员时刻保持市场整洁干净,积极引导商户做好垃圾干湿分离,安排专人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并定时定点回收,同时对员工进行“无废”建设工作相关培训等。


在区域规划上,菜市场采用色彩区分法,粉色代表肉类区、绿色为蔬菜区、蓝色是海鲜区、棕色是南北货区,一目了然。除传统食品销售外,还提供面制品、点心和半成品等个性化食品,从源头上减少家庭厨余垃圾的产生,有效避免食材浪费。



此外,菜市场还对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加宽地面排水沟并覆盖不锈钢盖板,防止垃圾堵塞排水口造成环境污染;在更新中央空调时,特意保留多处通风口,利用自然风促进室内空气循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镇宁菜市场组建了志愿者团队,协助进行环保、低碳、“无废”宣传活动。在环境宣传月,组织开展了“绿色低碳,人人可为”主题活动,通过设置低碳无废知识展板、垃圾分类有奖竞答、发放环保袋等形式,广泛传播垃圾分类、全面禁塑和绿色消费理念。


为进一步减少垃圾产生,菜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免费自助“净菜”服务。蔬菜区的蔬菜大多经过预处理,如剥好皮的茭白、剥成粒的豆类和蒜粒,以及提前切好的南瓜、冬瓜等,有效降低了副食品损耗。




二楼右侧的便民服务站内设有纯公益性质的图书角,提供丰富的书籍供市民免费取阅;家电维修、裁缝店、修鞋店等服务摊位一应俱全,“一站式”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修小补”需求,既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又延长了物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一楼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公平秤,备有邦迪、碘酒、针线包、风油精的急救箱,为消费者提供贴心服务。通过营造绿色、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持续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镇宁菜市场是上海市智慧菜场示范单位和静安区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借助互联网前沿技术,升级智慧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了食品安全追溯、农副产品快检公示、移动支付、交易数据统计实时化、便捷化和可视化。每家商户都配备智能电子秤,实现过秤数据自动备份、电子化支付、商品管理,以及亮证亮照、明码标价等信息公示功能,全面推行“无纸化”管理,有效减少菜场废弃物产生。


不仅如此,镇宁菜市场作为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延伸区,展出了艺术家周运筹的《上菜市!》的系列艺术创作。这些作品或高悬于墙面,或张贴在摊位转角,或印制在环保购物袋上,让“买菜”这件日常的小事变得更赏心悦目,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菜市场

作为城市消费的重要场所,

是激活“无废细胞”的关键领域。

镇宁菜市场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主题的展览展示、公益宣传等活动,未来也将持续秉持“绿色、低碳、无废”理念,不断推广应用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为静安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陈洁

图片: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路景斓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