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退休后,我在儿子家照顾孙子,每次和老闺蜜见面聊起来,总感觉我们双方不管是老少,生活水平都有差异。
我的儿子是公司的高管,闺蜜的儿子是主治医生,年薪都是20万,可是看着两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却显得大不一样。
01
我叫林梅,今年已经快六十了,退休几年。以前在公司里的负责财务方面的事务,每天的工作忙碌得让我几乎忘记了生活的其他琐事。
退休后,我一度感觉空落落的,直到儿子和儿媳让我住进了他们家,帮着带孙子,日子才算有了些许的意义。
儿子是公司的高管,每个月的薪水都在一万以上,每年加上奖金等也能拿到20万左右,儿媳也是一位事业心极强的职业女性,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我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家庭——主要是照顾孙子小晨,他还不到三岁,活泼得很,喜欢东跑西跑,每天把我折腾得筋疲力尽。
但说实话,看到小晨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心里的疲惫也会慢慢消散。
每当我有些空闲时间,就会和我的闺蜜张桂玉碰面,张桂玉的儿子是一名主治医生,年薪和我儿子差不多,也是在二十万左右。
不过,张桂玉和我有个很大的不同:她的生活似乎比我轻松得多。
我们会在周末聚一聚,聊聊天,喝喝茶,每次见到她时,她总是衣着得体,笑容满面。
看着她那么轻松的模样,我不禁心生一丝羡慕,曾经我在上班的时候,每天也是这样穿着考究,但是现在天天带孩子就不一样了。
“梅姐,你最近怎么样?家里还忙吗?”张桂玉每次见到我,都会问。
“忙啊,你也知道,孙子每天都跑得跟个小火车似的,我真是有点应付不过来。”我苦笑着答道,尽管如此,我心里还是有些许满足。
“你儿子还挺孝顺的,我看你发的动态还有儿子儿媳给你买的东西。像我呢,儿子工作忙,也不常回家,孙子大了,现在上幼儿园也不用我了。”
张桂玉总是轻松地叙述着,仿佛为家里用不到她感觉有点挫败,但是更多的是轻松,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平衡。
张桂玉的生活看起来如此安逸,而我却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
每个月儿子和儿媳的收入几乎都用于孩子的各类开销:奶粉、玩具、早教课程,这些都让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育儿专家”。
我和张桂玉不同,我每天要在各种培训班之间穿梭,接送孙子,照顾他的一日三餐。
02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的儿子像张桂玉的儿子那样,要求没那么高,是否我也能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呢?
年后,儿子和儿媳决定要再生二胎,我知道,自己又将更加忙碌了,毕竟,他们俩都在事业上拼搏,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孩子,责任自然落在了我身上。
那天,我和张桂玉又碰面了,她像往常一样,笑着对我说:“梅姐,我儿子有点钱全花了,这不,又换了辆新车,真是天天只考虑自己不替孩子想想。”
我心里有些难受,因为我知道,张桂玉和她的孙子过得轻松自在,而她的儿子虽然工作忙得不分白天黑夜,但每月总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而我的儿子,虽然收入丰厚,却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似乎连一丝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你儿子虽然忙碌,但他也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那个成就感是我们外人无法理解的。”张桂玉这样开导我。
她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啊,我儿子和儿媳的工作压力那么大,他们的辛勤付出,不是没有意义的。
但事实是,生活的差异依然让我感到压抑,每当看到张桂玉带着孙子到处旅游,悠闲地逛商场时,我的心里就不免有些羡慕。
她似乎没有任何生活的压力,每天都过得无忧无虑,而我,却成了家庭的“支柱”,还要听从儿子儿媳的“指令”做事情。
儿子儿媳对小晨的要求也多,除了饮食方面注意之外,教育也看得很重,小晨刚学会爬就要去上早教课,直到现在每周都没停过,我总要在家校之间往返。
03
有一次,儿子回家看到我一脸疲惫,便关心地问:“妈,你还好吗?要不要休息几天?我来带带小晨?”
我强忍住心头的苦涩,笑了笑:“没事,只是最近累,你们夫妻俩有空陪陪小晨也行,我对他再好也代替不了爸妈。”
“妈,别太累了,身体最重要。”儿子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却没接话孩子的问题。
可我知道,无论他说得多好,生活中的责任和压力却永远没有改变。
几个月后,儿子和儿媳果然迎来了二胎——一个小女孩,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又让我更加忙碌了。
白天带着孙子上各种课程,晚上还得照顾小女孩,哄她睡觉,喂奶粉……每一天都像是在为家庭和孩子忙碌奔波,而自己却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生活的其他部分。
可我也并非没有收获,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健康成长,看到儿子和儿媳也因为有了我的支持而更加努力工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妈,谢谢你,真是辛苦你了。”每当儿子和儿媳说这句话时,我心里的辛劳似乎也在一点点消散。
张桂玉的生活看似轻松,但她常常在我面前诉说自己的孤独感。
她的孙子已经长大了,儿子儿媳只要孩子没病没灾、快快乐乐就行,没报兴趣班,有空就陪孩子出门玩,或近或远,让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
而且张桂玉儿子也不打算再生孩子,家里渐渐冷清,张桂玉总感到一种无法填补的空虚。
有一天,她对我说:“梅姐,你真幸运,虽然辛苦,但至少你还有家庭、有孩子和孙子陪伴。我们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忙碌,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也许,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轻松,而在于我们在忙碌中,是否能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