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曹雪芹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元宵节不仅是一个欢聚团圆的节日,更是通过一系列富有深意的灯谜,巧妙地预示了贾府乃至众多人物命运的兴衰沉浮。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府上下在元宵佳节之际,借由灯谜这一传统习俗,隐喻了各自及家族未来的命运轨迹,尤其是那些灯谜中所蕴含的谶语,无一不预示着贾府的没落。本文将逐一解读这些灯谜,探讨其背后的寓意及与贾府衰败之间的联系。

一、贾母之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荔枝

贾母的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为“荔枝”。此谜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荔枝”谐音“离枝”,暗示了贾府终将“树倒猢狲散”的悲剧结局。贾府正如一棵参天大树,家族成员如同依附其上的猴子,享受着表面的繁华与荣耀。然而,当这棵大树根基动摇,昔日的繁华便如过眼云烟,家族成员也将各奔东西,难以逃脱离散的命运。这一灯谜不仅反映了贾母对家族未来的忧虑,也预示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

二、贾政之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砚台

贾政的灯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为“砚台”。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象征着贾政的忠孝之道和古板正统的性格。而“砚”与“验”谐音,寓意贾母等人所作灯谜中的谶言必将得到应验。贾政的灯谜实际上是对整个家族命运的悲观预示,他内心深处已感受到贾府盛极而衰的征兆,这些灯谜如同一个个预言,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一成为现实。同时,“有言必应”也暗示了贾府众人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无法逃脱。

三、元春之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炮竹

元春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为“炮竹”。炮竹象征着元春得宠时的辉煌与短暂。元春作为贾府的女儿,被选入宫中成为贵妃,为贾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然而,正如炮竹一般,其光芒四射的瞬间之后,便是迅速化为灰烬的结局。这一灯谜预示了元春虽贵为皇妃,但生命短暂,贾府因她的得宠而兴盛,也将因她的离世而衰败。炮竹的短暂与辉煌,正是贾府命运的写照,预示着贾府即将走向没落。



四、迎春之谜:“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算盘

迎春的灯谜“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谜底为“算盘”。算盘象征着计算与谋划,却也暗示了迎春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迎春虽出身名门,却性格懦弱,任人摆布,最终嫁给了凶狠残暴的孙绍祖,饱受折磨而死。这一灯谜中的“有功无运也难逢”,正是迎春命运的写照。她虽有出身之“功”,却无命运之“运”,最终只能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算盘作为计算工具,却也计算不出迎春命运的悲惨与无奈,预示着贾府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五、探春之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风筝

探春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为“风筝”。风筝象征着探春远嫁不归的命运。探春才情出众,志向高远,却生于末世,命运不济。灯谜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暗示了探春一旦离开贾府,便如断线风筝般无力回天,只能随波逐流,远嫁他乡,再难归来。这一灯谜预示了探春虽有心改变命运,却终究无法逃脱家族的束缚与时代的悲剧。

六、惜春之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佛前海灯

惜春的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谜底为“佛前海灯”。海灯象征着超脱与宁静,也暗示了惜春出家的命运。惜春自幼性格孤僻冷漠,对世俗繁华不感兴趣,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尼的道路。这一灯谜中的“不听菱歌听佛经”,正是惜春内心世界的写照。她摒弃了世俗的喧嚣与繁华,转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佛前海灯作为惜春命运的象征,预示着贾府在衰败之后,唯有超脱世俗方能寻得一丝安宁。

七、贾环之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枕头、兽头

贾环的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谜底为“枕头”和“兽头”。这一灯谜看似简单,实则寓意复杂。枕头象征着安逸与软弱,而兽头则暗示了贾环在家族中的边缘地位与异类身份。贾环作为庶出之子,在贾府中的地位低下,备受冷落与歧视。这一灯谜不仅反映了贾环内心的孤独与不满,也预示了他在家族衰败过程中的无奈与悲哀。贾环的命运如同枕头般软弱无力,又如同兽头般格格不入,预示着贾府在衰败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疏离与冷漠。



八、宝钗之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更香

宝钗的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谜底为“更香”。更香是古代用于计时而特制的一种香,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计算时间。这一灯谜象征着宝钗孤凄寡居的命运。宝钗虽最终与宝玉成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宝玉心中始终念念不忘黛玉,宝钗只能独自承受孤独与煎熬。灯谜中的“两袖烟”寓意宝钗最终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琴边衾里总无缘”则暗示了她与宝玉之间缺乏真正的夫妻情感。更香的燃烧,如同宝钗青春的流逝,预示着她在孤独与煎熬中度过余生的悲惨命运。

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元宵灯谜不仅富有娱乐性,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与谶语。这些灯谜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贾府及众多人物命运的兴衰沉浮。从贾母的“荔枝”到宝钗的“更香”,每一个灯谜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贾府由盛转衰的全过程。这些灯谜不仅预示了贾府的没落,更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家族兴衰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悲悯情怀。通过解读这些灯谜,我们不仅能领略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更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曹雪芹对人性、社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