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工作日下午,山西晋中昔阳县唯一一家电影院仍然人满为患。50岁的程先生花了68元购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电影票,由于没有提前一天买票,因此他只买到了第三排的位置。他本想错开观影高峰期,挑了工作日来观影,没想到仍然有这么多人。

这或许是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普遍现象,在众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电影《哪吒2》掀起的观影狂潮,让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

截至2月10日,电影《哪吒2》的总票房已突破82亿元,继续刷新着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的新纪录。不仅如此,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电影票房已达95.14亿元,同比增长18.6%;观影人次为1.87亿,同比增长14.7%。蛇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无论是单场成绩还是总成绩,都打破多项纪录,成为史上最强春节档。

当大盘数据落到不同城市的影院上时,我们发现成为春节档电影票房主力的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市场的表现抢眼,消费势头强劲。

春节档电影市场不断下沉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在城市票房贡献方面,2025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的电影票房占比合计为57.33%。与之前相比,今年春节档城市线占比相差不大,基本持平。从2018年至2024年,三四线城市对于春节档电影的票房贡献占比分别为54.41%、53.02%、53.15%、54.98%、55.76%和58.16%。


值得注意的是,蛇年春节档全国影院票房TOP10里,三线城市安徽阜阳市的颍州万达影城总票房达400.4万元,排名全国第五;五线城市辽宁辽阳市的万达影城总票房为382.5万元,排名全国第七;四线城市山东滨州市的万达影城总票房为375.7万元,排名全国第十。因此,下沉市场给春节档电影票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三四线城市的票房成绩受益于下沉市场影院的普及。目前,三四线城市的影院数量分别为2732个、4257个,与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69.4%、170.5%,这为这些城市的电影消费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在娱乐活动稀缺的小城市和乡镇,看电影已经成为很多当地年轻人的热门消遣方式。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越来越多,电影又成为这些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这是电影春节档吸引到更多观众的原因之一。

张毅说,人口流动是影响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票房的第二个因素。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观影消费习惯。春节的人口大迁移不仅影响机场和火车站,也让消费方式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推移。今年春节也有很多的反向出行者选择到县城过年。去哪儿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从客源来看,年龄在25岁—35岁的旅客占县城酒店预订的四成以上。这些年轻游客、返乡群体一起推动了下沉市场的消费热潮。

张毅还提到,影片的类型也是三四线城市票房受益的因素。纵观今年春节档电影类型,喜剧、动画、武侠等类型多样,影片可以涵盖到不同受众的观影需求,为不少家庭提供了一个老少咸宜的团聚平台。 

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春节档购买电影票在3张及以上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今年这一比例达到31%。

返乡人群的刚需

张虎也是返乡观影的一份子,他表示平常已经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过年返乡掏出几张电影票的钱还是绰绰有余的。他还提到,小城市的电影院普遍就一到两家,每年就靠春节档电影“回血”。这些影院“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政研院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统计了全国有票房数据的328个城市,将这些城市的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1月28日至2月4日)占比(该城市春节档电影票房/春节档电影总票房)与2025年第一周(1月6日至1月12日)的电影票房占比(该城市第一周电影票房/第一周电影总票房)做了对比,将各城市2025年春节档票房占比减去2025年第一周票房占比,得出“票房悬殊度”,如果该指标为正值,则说明这个城市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在上涨,即这个城市春节期间观影人次在增加,反之亦然。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各类型城市人口在春节期间的变动,显著影响着电影票房的变化。

不少三四线城市的春节档电影票房与平日相比,有明显的上涨,票房悬殊度为正值。在票房差值为正值的TOP30城市中,三四线城市的占比达到70%。春节期间,票房增长最明显的三线城市是盐城,其春节档电影票房占比为0.84%,第一周票房占比为0.43%,票房悬殊度为41;泰州、临沂在三线城市春节档电影票房增长中排名第二、三。另外,票房增长最明显的四线城市是黄冈,其春节档电影票房占比为0.32%,第一周票房占比为0.15%,票房悬殊度为17。

与三四线城市形成对比的是,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主的一线、新一线城市的春节档电影票房其实是严重下降的,票房悬殊度为负值。在一线城市中,北京的蛇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为3.18%,其2025年第一周的电影票房占比为5.78%,票房悬殊度为-2600;上海、深圳、广州紧随其后,票房悬殊度分别为-2360、-2110和-1710。在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是春节档电影票房下降最明显的城市,其蛇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为3.28%,而2025年第一周的电影票房占比为2.28%,票房悬殊度为1000;长沙、西安、南京、杭州、武汉这五座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间的票房差值,要远高于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差值。TOP30票房负值城市之间的票房悬殊度差距为2490,而正值城市间的票房悬殊度差距仅为30。这也与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相对应,人口都从大城市流出,然后流入分散的小城市。


电影票价越来越贵

随着春节档电影热度的不断攀升,不少消费者也开始吐槽,老家县城的电影院票价,要贵过北上广。

春节期间,小耀在老家安徽安庆市宿松县观看了电影《哪吒2》,一张票价69元,她认为这价格贵到离谱。她还搜索了同城同时段市区的票价,其价格是县城影院的二分之一。更让小耀难以接受的是,县城影院的屏幕还小,音效也差,连爆米花都比市区的贵。

张毅认为,电影票价是根据供需关系决定的。春节期间,三四线小城市的电影市场容量十分大,但在巨大的需求背后,很多小城市的院线网点并不能支撑得起这些人群流量,因此会导致票价的大幅上扬。

政研院统计了全国339个有票价数据的城市,同样将这些城市的2025年春节档电影(1月28日至2月4日)平均票价与平日的电影票价(1月6日至1月12日)做对比,即2025年春节档电影平均票价-2025年平日的电影票价,以观察三四线城市春节电影票价的溢价情况。

数据显示,在电影票价溢价最严重的TOP30城市中,三线城市的占比达53%,四线城市的占比为37%,五线城市的占比为10%。其中,在河南信阳,2025春节档电影的平均票价为67.91元,超过了北京的平均票价,但其平常的票价仅为36.15元,春节期间票价上涨了87.9%,是全国溢价最严重的城市。类似的城市还有,海南三亚、安徽池州、山东淄博、河南周口、浙江衢州,这些城市春节期间的电影票价均比平日高20元以上。


整体来看,今年四线城市的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为51元,同比增长3.9%,三线城市的电影票均价为50.5元,同比增长4.1%。三四线城市春节档电影票价逐年增长的同时,其增速也超过了一二线城市的电影票均价。因此,从整体上看,三四线城市的观影人次多,票价高,贡献了更大的票房。

由于小城市影院的爆满,不少影院还推出了“无座票”。“无座票”可以加小板凳,也可以自己找台阶坐,但价格却和普通票价一样。张毅认为,“无座票”事件更新了我们对于下沉市场消费能力的认识,下沉市场有更多的人愿意为精神文化生活买单,这个是很大的改变,未来的消费市场也应该更多的向下沉市场布局。

近年来,不少茶饮店等连锁品牌从一二线城市传导到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与一线城市愈发“无缝对接”。盒马《2025年盒区房春节消费报告》显示,义乌、徐州、中山、东营、株洲等二三线城市的盒马门店因为人气火爆不得不进行现场限流,其单店人流量达到了北上杭等大城市的4-5倍,这也显示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张毅表示,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回流和聚集非常明显,这些年轻人为当地的消费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因此从体量上来看,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有望超过一线城市。

(文中张虎、小耀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