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正月,但凡出门逛逛市集、游园会,总能遇上几队鹅——市集上,原本平平无奇的套圈活动正在变成套活生生的大鹅。

套大鹅,这项原本扎根于北方的民俗活动,正在向南迁移。从北京、湖北到广东、海南岛,哪里有市集,哪里就有套大鹅。

而大白鹅们似乎各个都练就了一身闪转腾挪的功夫,现场好不热闹。


图源:小红书@白宁的爱车时光(已获授权)

今年是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首个春节,游园会、市集们正在遍地开花,据有意思报告不完全统计,年味格外重的北京,新春游园会、市集就多达80场。

游园会,怎么成了爆红的赛道?

01

遍地都在“游园会”

北京白领云菲今年春节逛了8场游园会、市集,这是她逛过最多游园会的一年。

在她印象里,从2000年之后每年春节就有着逛“庙会”的民间习俗,早年北京能逛的选择不多,主要集中在厂甸、地坛、龙潭公园等。

但今年,她发现游园会甚至开到了家门口。在离她家北京西南五环仅不到10公里内,就有五个游园会——首钢园、模式口、石景山游乐园、宛平城以及郎园Park。

其中还不乏拔地而起的“首届”游园会,比如首钢园的“跨次元同乐汇”为首届举办,郎园Park的“五福迎新游园会”也是首次面世。

当然,她还特意打卡了位于北京昌平的辛庄大集首届新春市集,为的就是里面的“网红项目”套大鹅。

30块钱20个圈,50块钱40个圈,100块钱90个圈。云菲发现,即便是30块钱起步,最终大多也会花到100块钱,“一玩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且,以往套圈游戏有技术的成分,到在大鹅身上技术毫无用武之地,毕竟大鹅左右一跑、脖子一缩,能不能套上全凭运气。运气好的100块加道菜,运气不好的100块图个喜气。


图源:小红书@白宁的爱车时光(已获授权)

不套大鹅也不会闲着。一进市场就是一排热腾腾的烤串、全国统一的肉蛋堡、北方特色的大饼卷肉,咸口的腻了甜口的也不甘落后,梨汤、拿铁、糖葫芦,嘴上和手上总得有一个忙活着。


图源:小红书@xinxin(已获授权)‍‍


图源: 小红书@你扯到我的猫毛了(已获授权)

家住河南的茗茗也发现,老家县城里原本自发组织的春节大集,今年首次出现了组织者,在加收了9.9元门票的同时,还增加了不少专业的表演和娱乐项目。

无独有偶,各类“首届”游园会、灯会、市集正在成为2025年春节及元宵的新趋势,除了云菲打卡的几家“首届”市集、游园会之外,北京名号最响的“首届”莫过于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办的首届“京津冀非遗文化暨新春游园会”。

此外,山东潍坊举办了首届艺术彩灯游园会,成都举办了首届世博园新春奇园会,苏州举办了首届姑苏年市·新春非遗游园会等等。

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5春节假期集市灯会类景区预订热度同比上涨72%,“游园会”“庙会”的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超过3倍。

各地、各类游园会的遍地开花,少不了首个“非遗春节”的大背景: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2025年春节成为春节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的首个春节。想要给年味增添色彩,游园会无疑成为共同的答案。

不过在劲旅集团创始人、劲旅咨询首席分析师魏长仁看来,更重要的则是这些市集、游园会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或商业业态。早年间流行的“庙会”与大集差异不大,是老百姓的购物市场,经营者不需要什么门槛,至多缴纳一个摊位费即可,消费者也不需要什么门槛,没有门票一说。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类活动在经历停滞、复苏之后,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有专人组织、专人经营的营利性商业活动。

02

今年游园会,谁是赢家?

遍地开花的游园会,究竟谁在赚大钱?

逛了8个游园会的云菲表示“钱包受到了重伤”,虽然大部分市集、游园会免票或维持原价,但也有部分门票价格甚至比肩5A景区,比如北京首钢园的游园会,由于包含较多的巡游项目,门票高达49.9元/人,而八达岭长城的旺季门票不过40元/人。


云菲认为,游园会往往适合家庭、亲朋好友一同出行,比如她的五口之家,还没有在园内消费,就已经花掉了近250元的门票钱。

不过比起园内的消费,门票不值一提:30元一串的羊肉串和大鱿鱼、20元一串的烤肠和热梨汤,单是垫巴两口,就已经人均近百元,餐饮的价格已经逼近主题公园。


图源:小红书@哆咪(已获授权)

云菲其实对此表示理解,对她而言,忙碌了一整年,过年花钱讨个热闹和开心理所应当;对游园会经营者而言,春节期间还加班加点提供服务,赚个春节溢价也无可厚非,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本身就是市场行为。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计较,不代表没有不甘心。“春节期间逛游园会,是常年养成的仪式感,但如果真有得选,这个钱花在别地儿可能更香。”云菲说。

这不甘心主要在于“同质化”,云菲坦承,迪士尼一个跳跳虎造型三明治售价78元,一碗米奇头麻辣烫售价98元,虽然价格不菲,但里面都有IP的创意成分在,独此一份。然而游园会上的餐饮,不仅在街头巷尾路边摊便可以吃到,甚至在一个游园会里就疯狂“撞衫”——百米的距离,同样的肉串就有三五家。

类似云菲的吐槽并不鲜见,在社交平台上,游园会的“高价”“同质化”是最常出现的诟病。羊肉串、大鱿鱼、旋风土豆这“餐饮老三样”就能承包两条街,剩下的就是套圈、射击、投球“娱乐老三样”。


游园会娱乐项目的奖品

图源:小红书@蛙蛙很努力(已获授权)

这便衍生出了两套策略,要么完全避雷,宁愿去逛千篇一律的购物中心,也不让游园会赚一分钱;要么则是打卡式速战速决:有人购票入园、消费、离园一共只花了30分钟,图好看直奔手工糖画花费50元,凑热闹顺路买根烤香肠花费25元,加上两大一小的门票60元,一共135元拿下 。

游园会为何会出现高价、同质化的问题?

有摊主告诉有意思报告,游园会一般会由专业的公司来筹办,收入一般来源于四部分:其一是场地的租赁费,价格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二是销售额的抽成,主办方会抽取摊主销售额的20%—30%作为佣金;其三是消费者入园的门票;其四则是可能有的冠名和赞助。

文旅行业专家、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分析,对于不少市集、游园会来说,其实有着招商的压力,因此可能选择一口气把10个摊位一起租给一家商贸公司,再由商贸公司去经营或转租,其中就涉及多道的“中间商”。

中间商的加入,可能会造成更高的入驻成本,比如北京某游园会摊位,对外招商的价格为1万元,在社交平台上的转租帖子,租金就变成了3万+。如何在短则7天的时间内迅速回本、盈利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大幅提高售价的同时,选择已被验证的热门的高溢价品类。

商业之道虽然可以理解,但魏长仁认为,随着性价比低、消费者渐渐不买单,摊主只会聚焦更主流的品类,而没有研发和创新的余力,这便是正在发生的“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市集经济中的不乏专门做春节生意的公司,已经形成了链条。钟晖提到,可以观察每个摊位摆出来的营业执照,不难发现很多家共享同一个营业执照,这就意味着背后是一个经营主体,而且同样的模式会同时在多个市集游园会中出现。“这就造成了同质化的结果。”钟晖说。

03

游园会,还有什么机会?

除了吃节假日红利,市集和游园会的路在何方?

钟晖认为,当下市集们的问题并非只是孰赚孰亏的问题,而很可能是没有赢家的结局。除了摊主和消费者没赚到之外,主办方也承担着压力。作为一项假期期间专业的商业活动,游园会不是简单的“赶集”,在安保和保洁上都有不小的投入,此外因为涉及法定节假日,隐形的人力成本也不容忽视。

钟晖举了一个例子,某大型游园会,按照2024年的入园人数计算,门票的总收入甚至负担不了在安保上的支出。

“主办方没有赚到什么钱,摊主可能亏钱,消费者觉得花了冤枉钱,这可能造成三方‘皆输’的局面。”钟晖说。

在钟晖看来,卖得贵,同时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并不是一件难事,这从“主题乐园”上就能获得答案,游园会们问题的焦点恰恰就在于缺乏“主题”。

钟晖举了个例子,在环球影城中,一件哈利波特的魔法袍和魔杖,售价合计就可超过千元,但消费者依然排队购买,这背后便是主题的力量。

“市集游园会也可以有文化版、餐饮版、娱乐版、非遗版等不同的分类,以此来突出特色、避免同质化。”钟晖说。

在此基础上,还要聚焦精品内容,例如河南的游园会可以打出“王婆说媒”,潮汕的游园会可以主打“英歌舞”,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案例。

除了从创意策划上高屋建瓴的思考之外,更容易付诸实践的在于引入成熟的品牌商户。

钟晖观察到,在一众游园会中,除了一些老字号餐饮之外,鲜有品牌商入驻和参与。“品牌完全可以把市集游园会当做一个宣传的契机,在游园会上做发布会、推出新春限定产品,创新的方式非常多。”

当品牌进入游园会之后,一方面可以避免个体商户赚快钱的“一锤子买卖”,另一方面则不必用过高的售价换取“即时回本”。

即便还没有多少品牌加入,有摊主也找到了“双赢”的解决方案。今年第一次入驻北京两家游园会的摊主杨先生告诉有意思报告,他因为有某独家文创IP的进货渠道,避开了同行内卷。且售价上,他仅在成本上增加了30%—40%的利润,“这属于正常的利润结构,没有故意抬价,这是我们摊位最终能赚到钱的关键”。

在差异化策略之下,再加上没有积压货的后顾之忧,杨先生最终两家游园会的摊位合计净赚2万元。

“别总拼羊肉串了,是时候打破僵局去做创新了。”钟晖说,“每年春节的市集游园会似乎都只为赚这一次钱,但如果拿出经营IP一样的态度,则会大有不同。”

作者:屈博洋

编辑:陈燕妮

值班编辑:礼物

有意思报告视频

新中式穿搭,降温了?‍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