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市场“火”了,票房成绩再创新高,影片频获观众赞誉。在票房纪录背后,电影产业对整个文化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主管部门、从业者、合作伙伴的携手努力和观众的大力支持下,电影业已然成为春节期间拉动相关领域消费增长、激发市场内生动力的关键力量,央视《新闻联播》评价春节档电影市场为“全年经济‘晴雨表’之一”。
春节前,各地政府的惠民措施和各家片方的让利补贴,助力市场在预售阶段就频破纪录,为档期票房创下新高奠定了基础。假期内,优质影片为影院带来了“新客源”,银发群体和家庭观影成为春节电影市场的一大特色。观影后,银幕放映带来的IP影响和观影人流,带动了零食饮料、手办玩具、联名授权等多元文化消费。影院外,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也围绕电影主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文化创意和内容再生产。这个充满活力的春节档期,不仅让电影经济成功拓展到了影院之外,也将电影关联消费这片新蓝海,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业界面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电影市场作为吸引大量客流、覆盖广泛观众的领域,如何通过其社会影响力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并最终实现与宏观经济环境的良性互动,这个春节档提供了些许启示。
01
政策引导 片方让利
“双轮驱动”激发消费活力
在今年春节前,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惠民措施,片方加大补贴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让利补贴”的“双轮驱动”,激发消费活力,引爆观影热潮。
2024年12月,国家电影局启动了“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累计投入资金不少于6亿元,用于观影消费补贴。随后,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也纷纷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假期观影活动,推出一系列聚焦促消费和惠民生的政策,有效助推春节电影市场票房攀高。
1月28日至2月4日,江苏省累计发放惠民观影补贴2268.78万元,带动观影223.21万人次,带动票房超1.2亿元。在惠民补贴的助力下,江苏春节档票房达10.01亿元,观影1919.51万人次,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也成为春节档票房突破10亿元的第一个省份。
春节期间,北京市推出了“电影院里过大年——2025年新春观影惠民活动”,发放3300万元观影补贴,直补票价,覆盖全市影院。该活动假期内累计让利1608.18万余元,惠及148.75万人次。惠民补贴直接促进了观影消费,在今年春节档全国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三席,其中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全国排名第一。
此外,广东省开展“影惠万家,‘粤’享精彩”电影惠民消费活动,为广东观众带来共计3800万元电影消费券。四川省不仅投放超4000万元电影消费券,还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提供了专片消费券支持。重庆市启动“电影之约·惠享时光”2025年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放消费券130万张。湖北省启动“惠影湖北 乐享生活”惠民观影活动,陆续发放共计2600万元电影消费券。甘肃省推出“甘肃省2025年惠民观影促消费”活动,湖南省推出1200万元电影促消费计划,河北省推出“冀享美好 光影同行”新春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浙江省推出“浙里看电影、欢乐过大年”活动……在各地惠民举措的共同推动下,多个省市的春节档票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在今年,片方也加大了在票补方面的投入,多部影片在预售期间都推出了相应的让利举措。《哪吒之魔童降世》《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影片采取的策略类似,基本为1月29日(大年初一)2D版本影片50元及以下的场次补贴至19.9元,50元以上补贴15.1元,特殊版本补贴20.1元。《蛟龙行动》由于预售表现不及预期,在票补投入上力度更大,不仅1月29日(大年初一)60元及以下的场次补贴至19.9元,60元以上补贴30.1元,还推出了特殊活动,1月29日预售排片达25%的影院还能额外享受可叠加的10元票补券。
淘票票和猫眼等票务平台在新春期间也推出了观影促销活动。淘票票在APP和微信、支付宝、淘宝小程序等渠道发放了大量红包、买一赠一优惠券、淘麦VIP积分礼包、88VIP全年观影优惠券等。猫眼娱乐除了参与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外,还通过猫眼、美团、大众点评和猫眼微信小程序等渠道推出了购票立减、抽奖观影、买一赠一等多种优惠活动。
行业的让利补贴帮助2025年春节档“赢在起跑线”。1月19日,春节档预售开启,当日售出近1.8亿元,创下了2025年春节档的第一个票房纪录。截至1月28日,2025春节档最终预售超过13.1亿元,其中,大年初一预售10.11亿元,两项皆为历史最高。1月29日(初一当天),全国电影市场吸引3522.1万人次观影,共产出票房18.08亿元,也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单日人次和单日大盘纪录。
“电影市场的热度是推动票房增长的关键因素。消费券和票补给观众带来了实质性的优惠,能够显著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和电影话题的热度,提升观众观影频次,吸引更多观众步入影院。”广州金逸珠江院线总经理助理谢世明表示,在今年春节档创纪录的95.1亿元票房、1.87亿人次背后,政策引导和片方让利的“双轮驱动”功不可没,“提振了影片热度、拉高了观影人次,也增强了市场活力和行业信心。”
02
策划活动 完善服务
银发群体和家庭观影为市场带来“新客源”
今年春节档,不少影院从业者都对老年观众群体和家庭观影趋势印象深刻。银发族对于“哪吒闹海”“封神榜”“射雕英雄传”等经典故事的怀旧情感与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相互交融,为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以及《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是今年春节档票房榜的前三名。据灯塔专业版统计,三部电影的受众画像中,40岁以上人群占比分别为21.1%、19.2%以及17.7%。和之前“带娃观影”不同,今年春节“陪伴父母观影”和“老年群体观影”人群比例不断上升。猫眼专业版的数据也显示,自春节档电影启动宣传后,大批中老年观众加入“想看”行列,占比最高超三成。
为方便老年群体观影,电影院也积极更新设备、完善服务。大年初四至初七,中影国际影城结合春节档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推出“银发悦惠”观影活动,60岁及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可享受一线城市20元,二线城市15元的优惠价格进行观影,更有亲属陪同观影优惠以及银发悦惠专属特惠套餐。还有不少影院在春节期间增设老年观众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手把手的现场线上购票服务,并组建助老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提升助老服务质量。
家庭观影是今年春节档的另一个特点。不同年龄段观众以家庭为单位走进影院观影,使得春节档期不仅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也成了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美好时刻。
在贵州仁怀,沃美影城(酒都方圆荟店)的春节档影片排片从上午10点一直延续到晚上11点,场次密集且上座率居高不下,该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观影人群中,以家庭为单位组团观影的比例显著增加,看电影成为更多家庭春节娱乐消遣的选择。”
在辽宁沈阳,保利国际影城沈阳K11店初一至初五观影人次增长28%。该影院总经理卢山表示,许多观众会早早来到影院,且多数是家庭集体观影。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影城全面启用了4个售票窗口和6台自助取票机,并且开放了全部9个放映厅,同时延长了营业时间。
全家观影成为春节档一大特色
以往春节档多迎合年轻受众口味,影片以类型片为主,全家共同观影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如“熊出没”系列等适合亲子观看的动画电影。但在2025年春节档,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了更多家庭观众走进影院。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春节假期,购买《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的用户中,有近三成单次购买了三张及以上的电影票。
“今年以家庭为单位前来观影的消费者比较多,许多市民选择全家出动,共享观影时光。”湖北枝江天天国际影城的工作人员胡丹妮说:“春节期间电影院人流量大,排片紧凑密集,上座率最高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其次是《唐探1900》。”
为了满足家庭观影需要,不少影城选择在春节期间推出家庭套票,鼓励家庭集体观影。博纳国际影城策划了春节档家庭套餐:3张电影票加1份爆米花,仅需139.9元,不限影片、全国通用。宁夏银川阅彩城沃美影城推出春节套票活动:360元12张电影票,一张票低至30元。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万象国际影城推出万象家庭套票:观众只需99元就能买到4张电影票。
来自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显示,2025年春节档,观众单均购票张数2.08张,为近十年最高,多人观影占比相较2024年增长24%,“春节看电影”成为全家欢聚的优选之一。
03
卖品热销 联名频现
电影经济成功拓展到影厅之外
在电影产业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火车头”理论,主张充分利用电影票房在产业链中的驱动效应,借助票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作为“火车头”,进而推动影院卖品、版权衍生品授权收入、新媒体版权收入等众多相关领域的消费增长。
今年春节档火热的市场表现,让电影经济成功拓展到了影厅之外,银幕放映带来的IP影响和观影人流成为“火车头”,不仅带动了零食饮料、手办玩具、联名授权等多元文化消费,还让很多增加电影产业产值的产品,成为电影产业获得长期效益的增长点。
算上今年春节档,万达影城已经连续十六年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在假期内,万达影城收入超过12.4亿元,同比增长22%,院线日均票房同比增长38.9%,有超2100万人次在万达影城欣赏春节档影片。
万达影城北京CBD店的春节观影人流
另一组数据同样亮眼。春节期间,十种新口味的爆米花,在万达影城的累计销量就超过了220万桶;观影之余,有3.5万人次的观众“打卡”了北京CBD万达影城的BE LOVED&BE RICH艺术展;档期内,万达影城的706家直营店和30家“时光里”艺术商店的衍生品销售总额(GMV)超过了2600万元。
“火热的春节档带动了影院卖品收入,春节期间影院卖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5%。”万达影城大连高新店经理谭旭传表示,就连电影联名款的爆米花桶、饮料杯等IP产品也被影迷买去留作纪念。
春节档影片的品牌效应在这个春节也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尾名单中,直接露出的合作消费品牌便达12个,其中9个为衍生品合作。该片规划的衍生产品品类丰富、价格区间广泛,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徽章、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目前正在陆续推出中。
由于影片热映,相关产品一经上线,便一抢而空。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于1月30日22时开始线上发售,1月31日开始线下发售,共推出“藕粉哪吒”“战斗敖丙”“捣蛋哪吒”等8款产品,线下商品上架第二天就已售空,线上渠道也早已售罄,目前销售发货时间也已排至2025年6月中下旬。万代南梦宫的“敖光”手办,刚刚开启为期230天的预售,就在二手市场溢价至近400元。由FunCrazy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共同打造的官方正版手办众筹项目,其众筹目标金额为10万元,但截至2月8日晚8时,众筹金额已超2020万元。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热门电影关联产品销量整体同比增长超5倍,其中“哪吒”关联产品增长超30倍。
其他春节档电影也进行了大量的授权联名活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预售阶段便公布了近20个联名品牌,覆盖酒类、数码产品、黄金珠宝等多个春节期间备受青睐的消费领域。《唐探1900》的合作品牌包括了潮流男装品牌CHINISM赤尘、国潮品牌KAALIXTO、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等。片方物料显示,该片通过商务合作、渠道拓展等方式,共与27个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与联想YOGA、口腔护理品牌舒客等达成合作,并在上映后与李宁合作推出了赠票等营销活动。《蛟龙行动》与联想合作推出手雷造型移动固态硬盘,与东风猛士科技合作,推出中国首台电影联名车,此外该片还与户外品牌探路者、腾讯旗下射击游戏《三角洲行动》和伊利、库迪咖啡等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熊出没·重启未来》不仅与伊利旗下的儿童成长牛奶品牌QQ星、儿童洗护品牌兔头妈妈等联名,还与腾讯游戏旗下的《和平精英》一起推出了“熊出没”联名皮肤。
观影必备的零食饮料,销量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而显著提升;依托于热门电影IP的手办玩具,吸引了大量粉丝购买收藏;借助电影影响力的联名授权产品,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市场拓展……影院周边的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因电影的引流效应而受益匪浅,形成了独特的“电影经济圈”。而这些多元文化消费的兴起,同样丰富着电影经济的内涵,也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首都电影院西单店观众在“能量补给站”选购美食
04
带热旅游 赋能餐饮
以影为媒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
2025年春节档,各部影片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超过95.1亿元的票房收入,其背后还蕴含着庞大的文旅业、餐饮业等与电影相关的消费潜力。
山东德州乐陵影视城就抓住了影旅融合的机遇,1月29日至2月4日举办的“跟着电影去旅游 2025跟唐探·贺岁游”活动,让当地迎来了新春文旅“开门红”。该影视城在“唐人街主题园区”设置了NPC互动演绎、开城迎宾秀、唐探市集、无人机表演、烟花秀等400余场次活动,还邀请金鸡奖最佳美术指导获得者赵学昊,围绕电影《唐探1900》打造两大专题展览;推出三藩街大欢喜实景RPG剧游、影视文化主题美食、电影主题展、影视研学游等活动。
春节期间的乐陵影视城
尽管春节期间遭遇了降温及雨雪天气,乐陵影视城在七日内依然迎来了约15万人次的游客,带动周边景区景点、商圈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餐饮、住宿、交通、地方特产销售等均实现大幅增长,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00万元。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激发了湖北襄阳的“武侠流量”。当地推出了“看射雕、吃牛肉面、守襄阳欢喜过大年”系列宣传及惠民活动,昭明台广场前设立着郭靖、黄蓉卡通立牌;襄水街绘制了超百米的《射雕英雄传》武侠风壁画,还有专业NPC进行互动表演;在襄阳古城,游客可以参与“射雕英雄传”主题Cosplay,与“郭靖”“黄蓉”等角色互动。此外,襄阳全市各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影视画面,1月29日至2月3日,游客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电影票根还可享受景区门票打折优惠。据“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4天,襄阳市到客数据同比2024年提升116.95%。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更是与十地文旅联动,持影片纸质票根,可畅游多个景区。河南安阳在春节期间围绕“《封神2》主题活动联动”“殷墟里的中国年”“科技殷墟 古今交融”三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推出了封神角色扮演、商代服饰秀、商代马车巡游、《板斓殷商》殷墟研学、《洹溯·大邑商》实景演艺等多种体验活动。截至2月4日,殷墟博物馆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春节接待人数超过13万人次。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出现的一些大型宫殿基址属于夯土台基,还有一些青铜器以及陶器都属于殷商时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宗亮表示,“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借助影视把殷商文化宣传出去,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殷商文化的重要途径。”
除了旅游外,也有不少地区在春节期间开展了“电影+美食”消费联动活动,积极探索“电影+美食”跨界合作模式,促进电影和餐饮消费相互赋能。
今年春节期间,江苏省推出了“五个一”活动:打造一个光影美食新空间、推出“一票回本”新产品、推出一批电影主题餐厅、推出一系列电影美食产品、推出住店即免享一场观影。
“春节苏宁广场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无锡苏宁广场负责人说,“电影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我们商场内的生活配套及轻餐业态的销售,轻餐的销售额增长在15%左右。本身影院也会与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类业态做一些互动,今年生活配套类销售额同期增长也有百分之十几。”
广东省开展了“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在广州,有200余家影城参加活动,为市民送实惠。广州塔金逸空中电影城与广州塔广场的餐饮商户合作,推出了电影票享餐饮优惠、打卡美食享电影票优惠等联合促销活动。据广州市商务局统计,春节假期前7日,广州重点餐饮企业总营业额同比增长约8%。
广州塔金逸空中电影城的“跟着电影品美食”宣传展架
在佛山,千灯湖环宇城联动佛山百老汇影城与农夫厨房、广海、奈雪的茶等餐饮商户,推出“168新春乐享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吃喝玩娱购”体验。据统计,1月18日至2月1日,共售出套票3100多张,核销电影票860多张,拉动消费169万元。
所谓电影经济,并不只是大银幕上的声光画影,而是借助电影的社会效应,促进相关领域的消费,进而实现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正向互动。观众观影结束走出影院,也为新一轮文化创造和内容再生产提供了条件。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日益多元,电影产业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将更加紧密。未来,电影或将成为更多跨界合作与创新模式的“催化剂”,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姬政鹏
编辑/谭 宇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转载授权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