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

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2月11日,截至11时12分,昆明网友们热切关注着本地热门话题,微博昆明同城热搜前几位分别是:

昆明版莫奈花园来啦 无量仙翁的袖子让一批特效师崩溃 昆明红嘴鸥为何集体早退 滇池蝶变绿美昆明新画卷

此外,由@春城晚报主持的话题#昆明大中小学开学时间来了#也获得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话题热度还在持续攀升中。

【一】

这就是云南吃席的最高境界

2月11日,#这就是云南吃席的最高境界##云南带着跳菜舞来上分啦#两个话题登上微博昆明同城热搜榜。对此,开屏新闻记者采访到了被当地人亲切称呼为“跳菜王子”的大理州彝族跳菜州级非遗传承人施有伟,来听听他怎么说。

◆从敬客礼仪到文化名片

“南涧跳菜(即彝族跳菜),又叫‘抬菜舞’,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施有伟介绍,南涧跳菜起源于彝族民间宴席,是上菜时的一种风俗礼节性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上菜方式,更是一种充满仪式感和艺术性的表演。


“跳菜的精髓,就在于‘跳’字。”施有伟解释道:“这个‘跳’,不是乱蹦乱跳,而是有节奏、有章法的舞蹈。引菜人在前引导,抬菜人紧随其后,他们步伐稳健、身姿优美,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的节拍完美契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和美感。”

据介绍,跳菜表演通常由引菜人和抬菜人共同完成。引菜人身着彝族传统服饰,手持鲜艳的手帕,在队伍前翩翩起舞,引导抬菜人前进。抬菜人则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表演形式,采用头顶、手托、肩扛、口衔等多种方式,将盛满菜肴的托盘稳稳地抬到餐桌旁。他们时而步伐轻盈,如行云流水;时而动作刚劲,如雄鹰展翅;时而诙谐幽默,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除了传统的舞蹈步子,有时候还会结合一些武术的动作,看起来既好看又稳当。”施有伟说:“跳菜的队形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叫‘棋子式布局’,摆菜的时候就像下棋一样,一步一步,有条不紊,最后会把所有菜品都摆成一个好看的图案。”

◆解密南涧跳菜的“独门秘籍”

用头顶着、用手托着、用肩抬着、用嘴咬着,一个盘子、两个勺子、三张桌子……伴着欢快的音乐,身穿彝族服装的表演者陆续将菜从厨房抬到宴席场地,引菜人舞动着手帕配合抬菜人的步伐,将抬菜人引至桌边,为宾客上菜。他们会根据音乐的起伏急缓,跳出不同的舞蹈动作。施有伟告诉记者,南涧跳菜经过多年传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种表现形式,以及“常规跳”“空手叠塔跳”“口功送菜”等多种高难度的跳法。

“宴席跳菜,讲究的是敬客和喜庆,所以动作比较注重礼仪性和观赏性。”施有伟表示:“舞台跳菜,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技巧性,动作会更加夸张和富有表现力。”


此外,施有伟认为最有挑战性的动作,莫过于“口功送菜”。一位有经验的跳菜艺人,口中要紧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大碗菜,头上还顶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摆放着八碗菜,双手各托一盘,盘中也各摆放着八碗菜,全身共携带二十六碗菜,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他需要跳跃、旋转、腾挪,口、臂、腕、头、指,全身各部位协同配合,将展现“口功”“臂功”“腕功”等一套动作,最终将碗菜精准地摆放在餐桌上,整个过程需要一气呵成,流畅自如。

“这些行云流水的动作需要后天不断练习,‘头顶盘子’是我们跳菜艺人的基本功,也是最难练的。”施有伟告诉记者,“要练好头顶盘子,需要长时间刻苦练习,掌握平衡的技巧,此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除了‘头顶盘子’,还有‘手托金鼎’‘金鸡独立’‘五谷丰登’‘步步高升’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不同的动作和技巧。”


“现在学习跳菜的人越来越多了,年轻人也喜欢学,这是一件好事。”施有伟欣慰地说:“我今年67岁了,也带了不少徒弟,希望能够把跳菜这门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跳菜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如今,“南涧跳菜”已不仅仅是一种宴席上的上菜方式,它已经成为南涧县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些年,南涧县积极推动跳菜与文化娱乐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二】

无量仙翁的袖子让一批特效师崩溃

2月11日,#无量仙翁的袖子让一批特效师崩溃#相关话题登上微博昆明同城热搜榜,网友们对无量仙翁的袖子特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许多人认为,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使得《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特效师们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此外,一些观众还调侃道,无量仙翁的造型和动作设计非常有趣,即使在紧张的情节中也能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

当哪吒的热血故事和精湛特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部分幕后英雄也随之浮出水面——在片尾长长的特效公司名单中,云南昆明线立体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线立体”)也位列其中。这家由90后特效师金涛创立的小微企业,以其精湛的毛发布料解算技术,为这部现象级动画巨制贡献了关键力量,特别是片中仙风道骨的无量仙翁,其飘逸灵动的衣袖,便出自“线立体”之手。

昆明线立体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了影片中近二三十个镜头的毛发布料动态模拟解算。据公司负责人、90后特效师金涛透露,无量仙翁的袖子特效制作尤为复杂,几乎每一个褶皱都需要手工修复,整个过程耗时约三个月。金涛表示,这样的精细程度堪比手绘动画,特效师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据悉,《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历了66次剧本修改,完成了14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前作基础上全面升级,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其精致的视觉特效,除了昆明线立体文化有限公司外,还有江苏无锡的墨境天合、天工异彩、倍视传媒等全国多家公司也参与了《哪咤之魔童闹海》的后期制作。在高速动态场景中,角色与特效的无缝融合展现了视效团队对电影工业化流程的精益求精。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划 王云

统筹 何晓宇 孙琴霞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王利绚 杨维琦 文 受访者供图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