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随着冬季到来进入我国发病高峰期。科学消毒是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的有效手段,为此,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了《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国疾控综卫免函〔2024〕343号)。
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后,该如何规范消毒呢?本期节目嘉宾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医师范俊华和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寄防消毒科主管医师毛琦,将为大家科普解答。
诺如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各年龄段普遍易感,病毒感染后致病率约为50%。发病后可获得对感染病毒株的免疫,但免疫时间较短,仅6-24个月,因此即使感染过也可能再次发病。“根据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诺如病毒在腹泻病患者中检出率居首位,是冬春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一般从10月到次年3月为高发季节。如果排除其他原因,孩子出现反复呕吐腹泻的情况,家长需警惕是否感染了诺如病毒。”范俊华说。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肌肉酸痛等。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成人则以腹泻为主。腹泻通常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黏液或白细胞。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2-3天。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少数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所以,对婴幼儿、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应重点关注病程进展。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毛琦说,此类场所如果发生了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应首先引导病例及时就医,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病例,应及时引导其就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3天内都建议居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健康人员近距离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可在密闭环境中形成气溶胶造成后续传播,因此必须规范开展环境消毒工作。如班级出现学生呕吐或腹泻时,应引导其他学生有序疏散,随后对班级进行开窗通风。同时,对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办公用品等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做好对其他学生的健康观察。班级中如有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引导其他学生远离粪便和呕吐物,并引导大家做好自我健康观察,如出现对应症状时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就医。
如何杀灭诺如病毒?可以用酒精吗?答案是:不可以。范俊华解释说:“诺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目前常用的高水平消毒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如84消毒液)、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此外,也可使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如流通蒸汽消毒或煮沸消毒30分钟。”
此外,工作人员在清洁和消毒时必须佩戴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保护呼吸道,戴上手套防止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穿上隔离衣以覆盖身体的大部分区域,穿上鞋套防止脚部接触到污染的表面等。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格外小心,尽量避免产生扬尘和气溶胶,这些微小颗粒可能会携带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完成所有清洁和消毒工作后,工作人员还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仔细脱卸个人防护用品,随后彻底清洁双手。这一系列措施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清洁和消毒工作的质量。
文字:胡畔
编辑: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