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今天和和明天,这个“年”就算过完,民间各地,早已闹起元宵,龙灯,狮舞……一片喧嚣。
正月十四,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习俗不少,比如: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今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习俗——守财神。怎么做?各位一定要记牢。
正月十四守财神的习俗,源自古代民间对“财帛星君”的信仰。相传每年正月十四子时,主管人间财富的神明会巡游万家。
这天,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和习俗,祈求财神保佑,带来一年的财运和福运。
1、上香祭拜财神。 相传,正月十四这天,财神将分配给人们新年的口粮和财富。财神爷下凡,上香祭拜当然少不了,何况关乎“分配”。
一般而言,各家各户都会早起忙碌,为祭拜财神做准备。今天的供桌,无须大鱼大肉,只需摆些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寓意平安。
精致的糕点和醇厚的酒水也不可少。供品摆放整齐后,再点上几炷香,虔诚地拜三拜,仪式即完成。
2、点亮家中所有灯。 无论南方或北方,正月十四这天,人们点亮灯笼或灯火,彻夜不熄。如今,人们以家中的灯代替古时的灯笼或灯火,称为“长明灯”。
长明灯自有寓意——灯火通明,象征着家里的日子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财富永驻。与此同时,长明灯还有家业长青、驱邪避凶之意。
通常做法是:今天夜幕降临时,就要打开家里所有的灯,不能关闭,一直到明天元宵节的清晨。寓意为——照亮新年财路,前途一片光明!
3、门口摆放鞋子。 据老辈人讲,财神爷向人间送财时,会根据门口摆放的鞋子数量来判断家中的人口,从而决定送多少财。
于是,人们就把鞋子摆放在门口,有的人家甚至会多摆几双,寓意“人丁兴旺、财源广进”,期待在这全新的一年里,财神爷带来更多的财运。
4、“静”候财神。 守财神讲究“三静”:环境安静、心境平静、行为安静。每当守财神的日子到来时,长辈都会嘱咐晚辈——不能大声喧哗,避免惊扰巡游的财神。
现代家庭可以借今天这个习俗重拾“慢理财”的智慧。关闭电视,把手机放到一边,全家人围坐灯下,清点家庭账目,规划新年收支。
一家人在温暖的灯光下,讨论如何开源节流,远比盲目投资更有意义。这种仪式感让理财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而是家庭共同经营的事业。
正月十四守财神,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和习俗,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承。虽然时代变了,方式也变了,但“守财神”的精髓一定要保持。
又是正月十四守财神的日子,不妨按古人的步骤,上香,点灯,摆鞋,“静候”,迎接每个人的财神爷。祝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位:2025年里,财源广进、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