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长沙某小学发布一则消息称,该校将实施新的上课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上课时间调整为早上9点20分。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有家长表示赞同也有家长强烈反对。

有家长欢呼终于不用鸡飞狗跳地催孩子起床,有人急得跳脚说这简直是给双职工家庭上刑。要我说啊,这政策就像给发烧的孩子贴退热贴——表面温度是降了,可病毒还在身体里蹦迪呢。



看看现在早晨七点的校门口,家长们左手拎着包子豆浆,右手拽着睡眼惺忪的娃,一个个心急火燎,活像赶着去救火的消防员。有个家长朋友跟我吐槽,她家娃每天六点半起床时都像在演苦情戏,闭着眼睛穿衣服能穿出十八种花样。现在学校说可以多睡一个小时,乍听是福音,可仔细想想:孩子真能乖乖早睡?那些说推迟到校就能保证十小时睡眠的专家,怕是没见过现在小学生书包里塞着多少作业本。



有家长担心这样的时间安排会接送问题变成了家庭版"变形记"。八点打卡的家长现在得在单位楼下表演百米冲刺,二胎家庭更是要化身时间管理大师,比如大女儿六年级七点半到校,小儿子一年级九点二十到校,两口子每天得兵分两路送娃,活生生把送学路走成了游击战。学校说早到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可您见过哪个七八岁的熊孩子能安静看书两小时?最后还不是值班老师被迫当起临时保姆。

教师们的担忧更是一针见血。夏季天亮得早,指望孩子能睡到自然醒简直是天方夜谭。更可怕的是作息时间乱套,有的孩子六点半就到校打瞌睡,有的9点踩着点来教室啃早饭。我当老师的朋友苦笑:"现在教室里早上要备两种模式,前两小时是托儿所模式,后四小时才是上课模式,这教学节奏比交响乐指挥还难把握。"

说到底,推迟到校就像给漏水的屋顶贴创可贴,没有啥真正的作用。小孩子睡眠不足真正的病灶在哪儿?看看现在小学生的日程表就知道了:放学后赶场三个兴趣班,回家还要做手抄报、录英语视频、准备科学小实验。有个二年级家长给我看过孩子的日程:晚上九点写完作业,十点上床,睡前还要听半小时英语听力。这样的强度,你就是让他中午十二点上学也睡不够啊。



要破这个局,得玩点真格的。学校能不能少布置点形式主义作业?家长能不能放下焦虑不报那么多补习班?社会上能不能别再制造"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恐慌?记得我们小时候,下午三点半放学,作业本只有薄薄两页,晚上还能看两集《大风车》。现在的孩子,怕是连蜻蜓怎么飞都快忘了。

教育改革不能总在表面打转。与其折腾到校时间,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童年还给孩子。什么时候孩子们能挂着鼻涕泡在操场上疯跑,而不是挂着黑眼圈在教室里点头,那才是真正的教育进步。否则今天调上课时间,明天改午休时长,后天是不是要考虑给学生配行军床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