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0息0首付”,对车企到底有什么好处?
小鹏在官微宣布正式推出5年0息0首付金融政策,至高贴息金额57000元,并强调是行业唯一。同时小鹏还强调1月小鹏销量重回新势力第一。小鹏也打破了理想长期霸榜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局面。
1月小鹏销量30350辆,同比增长268%,另外两家新势力的销量分别为理想29927辆和蔚来13863辆,同比分别增长-4%和37.9%,理想成为销量排行前五唯一同比下滑的车企。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小米,销量前十的车企环比都出现下滑,即便是销量第一的小鹏,环比也出现17.29%的下滑。
但是小鹏这一政策并未打动资本市场,2月5日,小鹏美股下跌2.59%,港股下跌1.29%。不过进入2025年,小鹏美股股价涨幅达46.3%,港股涨幅48.2%,在这波飙升后,截至2月7日收盘,小鹏美股股价较高点跌幅仍达77.2%,港股较高峰值跌幅68.9%,市值分别蒸发547亿美元和2880亿港元。小鹏重回市值巅峰仍任重道远。
就在同一天,特斯拉也宣布,从2月5日起至2月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后22.75万元起售,同时可享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这一可被视为“直降8000元”的购车政策是特斯拉保险补贴首次覆盖Model 3全系车型,亦为“保险补贴”与“5年0息政策”首次同时推出。和小鹏有不同又有所相同,相同的是5年0息,不同的是相比小鹏少了0首付。
开年第一天,除了小鹏和特斯拉,广汽丰田也在同一天推出了和特斯拉几乎相同的促销,车企大战已经拉开帷幕,2025年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来了。
小鹏的反击
2024年,蔚小理三家新势力都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理想全年销量500508辆,同比增长33%,只完成了80万辆目标任务的62.5%;蔚来全年销量221970辆,同比增长38.7%,完成目标任务97%;小鹏全年销量190000辆,同比增长34.2%,完成目标任务的63%。
2024年上半年小鹏销量位居新势力末位,前六个月销量仅为52028辆,但下半年凭借MONA M03和P7+的热销,MONA M03连续2个月交付超1.5万辆,P7+亦累计交付迅速突破2万辆,下半年累计销量接近14万辆。
2024年新势力的“期中考”,小鹏考得并不好,整个上半年没有新车上市,老车型的市场热度也难以维系,销量一度排在哪吒之后,而哪吒近期深陷“欠薪和破产”传闻之中,财务方面没有压力的小鹏却在主流新势力中明显掉队,被业内认为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但当时何小鹏依然保持乐观,公开表示称小鹏在“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快外界就能看到小鹏砍柴的结果。
2024年8月,小鹏“磨刀”成功,推出年度车MONA M03。这款承载着何小鹏的销量希望的车型也没有让他失望,凭借11.98万元的起售价打破了市场对智能车高价的固有印象。上市22天销量就突破万辆,至今销量累计超6万辆。而旗舰车型P7+则凭借全面升级的标配性能与设计,在上市首日就收获超过3万台订单。
“小鹏砍柴”的效果直接体现在业绩表现上,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营收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18.4%,为前三季度单季度营收新高。15.3%的毛利率同样创下新高。只是亏损依然持续,净亏损18.08亿元,但相比上一年与同期净亏损38.87亿元,大幅收窄,且前三季度的单一季度亏损都出现明显收窄。尽管依然未能盈利,却让小鹏股价迎来一波连涨,这对于在亏损泥淖中挣扎的小鹏来说,无异于久旱甘霖。
凭借MONA M03和P7+,小鹏定下了2025年的35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2024年销量将增长84%,任务依然艰巨。但小鹏在2025年开年第一周就售出7000台,一举超越了连续36周蝉联销冠的理想汽车,第一个月的销量也成功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从新年第一月的销量登顶,再到春节后开工第一天的“5年0利息0首付”王炸,小鹏的反击开始了。
是去库存还是玩噱头?
BT财经梳理发现,自2月以来,除小鹏、特斯拉和广汽丰田之外,蔚来、吉利、领克、一汽丰田等近10家车企也加入了新年促销大战,纷纷推出新春购车礼。
但大部分车企推出的优惠活动并不包含车企的热销车型,比如小鹏热销车型MONA M03和小鹏P7+并不参与“5年0息0首付”的活动。而这两款车型恰恰就是小鹏今年1月能够逆袭的主力军,销量数据显示,小鹏MONA M03和P7+在整个1月的销量占小鹏总销量的约82%。
如上表所示,小鹏5年0息0首付针对车型为小鹏X9、G9、P7i、G6,这几款车型在小鹏的销量体系中并不是主力。其中,小鹏X9是行业首款推出0首付+5年免息政策的车型,贴息金额最高可达57000元;小鹏G6、小鹏G9、小鹏P7i同步推出0首付+3年免息政策,贴息金额最高可达28000元。
(图片来源:小鹏官微)
同样吉利银河也不在吉利的优惠车型之列,广汽丰田的卡罗拉、凯美瑞、汉兰达也没有参与优惠,众多参与优惠大战的车企中只有蔚来的优惠对象是全系车型,其他都只是部分并非热销车型,这也让市场产生了这些优惠只是为了“去库存”的质疑。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小鹏推出的优惠政策不排除有去库存的考虑。“库存车通常指生产后超过3个月或6个月仍未售出的车辆。降价优惠是车企普遍采取的清库存方式,从整个汽车行业看,库存压力是普遍问题。非畅销车型可能会存在积压,导致库存周期变长,资金回笼偏慢。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部分月份汽车库存预警指数较高。在这种大环境下,小鹏推出此政策,有助于避免库存进一步积压,降低库存风险。”
张智勇指出,车企对库存超过半年的车型一般都是加大促销力度,新款和热销车型因更受追捧,没有资金回笼的压力,基本都不会参与优惠促销之中。“也不排除部分车企玩噱头将新车参与优惠促销,这要考虑车企自身财务压力以及盈利压力甚至销量目标等多种因素,但0首付0息,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能够有效刺激汽车消费,带动汽车行业的销售增长,但也容易导致消费者冲动消费。”
车企大促销的利与弊
最近几年新年开始各车企都在大打价格战,除了说明车企的竞争更加惨烈之外,也说明众多新能源车企正逐步进入淘汰期。很多新能源车企陷入了本身就卖一辆亏一辆,不卖就只能等死的尴尬境地,而随着竞争加剧,不降价优惠促销,连赔钱的机会都没有。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幅降价,传统燃油车也只能选择降价跟进。
金融分析师许艺表示,其实车企赔钱也要销量的原因很简单,即便亏损却依然在牌桌上,但如果没有销量,就只能出局。“车企老板都有自己的打算,明知道卖一辆亏一辆,他们不停地卖甚至大降价卖,是要市场占有率,亏损的也很少是自己的钱,不能以停止销售减少亏损的简单逻辑来适应车企赔钱销售。”
但对于“5年0息0首付”的优惠促销,许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样的政策在短期内有助于提升销量,但长期来看肯定是对行业是弊大于利,在车企价格战已经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更让车企价格战更为惨烈,同时会增加车企的财务风险、透支市场需求,甚至会影响消费者预期和行业创新。”
0首付0息的促销政策,会让更多原本因资金受限的消费者能够进入购车市场,特别是收入稳定但积蓄不多的年轻人、首次购车者以及预算有限的家庭,会被这一政策吸引,转化为实际购车用户,有效刺激潜在购车需求的释放。通过降低购车门槛,短期内对车企的销量会有较大帮助,但这样同样会吸引大量的还款能力较弱的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在贷款期间遇到收入不稳定、经济状况变化或突发情况,可能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甚至可能出现逾期还款的风险,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特斯拉的五年免息金融方案)
面对如此优惠的诱惑,张磊律师也给出了提醒,“部分车企在推出类似优惠政策时,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成本或获取利润,如收取较高的手续费、保险费,或者在车辆价格上进行微调等。消费者在购车时如果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可能忽略这些隐藏费用。经销商大概率会让消费者进行5年的分期贷款,并且承担年化利率在3%-5%左右的利息费用。导致实际购车成本高于预期,消费者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随着小米汽车的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加内卷,各家为了不下牌桌都在拼命比拼销量,而至今为止只有比亚迪和理想盈利,这两家已经坐稳了牌桌,剩下的数十家都在竭尽所能力求留在桌上,只是行业大洗牌势在必行,未来三年活下来的才有资格继续上桌。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