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有云:

过完元宵,年才过完

对于佛山人而言

这句话可改一下

行过通济桥,才算过完年

元宵节当天及正月十六,不少佛山人都会去行通济,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以此祈求来年平安顺利,讨个吉祥好意头。


行通济,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如今,元宵行通济的影响力,已扩大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年度盛事之一,2023年元宵节期间,共88万人次现场行通济。

那么,行通济的习俗从何而来,有什么讲头?

首先,得从通济桥说起。这条桥建于明代,1626年得名通济,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上桥有九级台阶,下桥时则有十三级,“九出十三归”,这与佛山早期典当业的利率相关,也是佛山这座工商业城市的智慧密码,寓意“小本大利”,财运亨通。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

现行的通济桥为2001年重建,新桥长32米,宽9.9米。每年,就是这32米长的短桥上,浩浩荡荡走过数十万人。如以2023年的“行通济”人数计算,等于每分钟,会有750人走过通济桥。


看到这,你或许好奇,原本正月十六的行通济为何正月十五就开始了?

事实上,曾有专家指出,行通济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农历十五晚11时(子时)开始,十六晚亥时(10点)结束。但随着习俗演变,如今,行通济的时间已经从正月十五白天开始,到正月十六的凌晨结束。今年,通济桥附近区域的交通管制甚至从正月十四就开始,街坊们出行请多留意。

行通济前,人们一般会准备好“吉祥三宝”——风车、风铃和生菜。


生菜寓意着生财,又因其叫“胜意菜”,寓意新一年“万事胜意”;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或者是“一帆风顺”;风铃则寓意着,走完通济桥后会招来福气。


走在通济桥上,听到最多的是“行通济,冇闭翳”这一专属口号,闭翳,在广东话中是令人烦恼的东西,冇闭翳就是无忧无病无烦恼。

关于“行通济”,还有一些传说。

传说一是,行通济一走要走三年,这样才能够真真正正的“行通济,冇闭翳”。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得到民俗研究者的支持,但是在民间广泛流传。

传说二是,行通济不能折回复返,走通济桥,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凡行通济桥的人,则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否则不吉利。这个说法依然没有权威解释,但从行通济的人流和交通管制来看,基本也没给你走回头路的机会。

交通管制范围看下图


当然,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行通济,最主要还是寄托个美好祝愿,图个吉祥如意。

又是一年行通济,今年,你准备去吗?

News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编辑 | 张源

校对 | 王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