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信权,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质量管理员,入职44年来担任过操作工、机修工、电修工,发表过多篇论文、专利,获得过云南中烟科技奖等多项荣誉,“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项目成员。
沈信权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较真精神
1980年,刚进入玉溪卷烟厂工作不久的沈信权,就抱着一个朴素的观点: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勤奋踏实、爱岗敬业。半年后,爱学习的他因为表现优异,被派往设备厂家锻炼;3年后,他自学应用物理并获得了证书。1989年,他成功竞聘上机械修理工,拿到修理技师证;随后的两年内,他又学会了电气修理,转任电气修理工,很快担任电工组长,成为玉溪卷烟厂第一批三级维修师。
多学、多问、多实践,以强烈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2004年,厂里要引进新型卷烟机,他被派去德国豪尼公司学习,全英文交流,没有翻译,这一关,卡住了很多人。他没有退缩,硬是咬咬牙自学了一年的英语,最终圆满完成了外派的任务。“当时去德国没啥想法,就想全力以赴学好这种新设备,完全弄明白设备的运行维修技巧。”回忆起那时候,沈工感慨道。他学得很刻苦,面对全英文说明书,他只靠着一本字典,一个词一个词地学,把全书翻译了出来。
沈信权一直“守”护着产品的高质不变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在调试新进的国外设备时,遇到一个故障,他和几个同事轮流研究。外方人员坐在一边笑着说:“这个故障你们没有两天时间根本排除不了。”没想到,他上场之后,仅用三分钟就把故障搞定了,惊得外方人员竖起大拇指称赞:“你创造了一个奇迹,俄罗斯人都没有你干得好!”
岁月流转,他把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培养下一代年轻人上来。他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把所有东西都教给徒弟,带出了一批批能手,每当谈起徒弟,他都谦虚地说:“我这些徒弟底子好,我只是浇水浇得勤快点。”当看到自己的徒弟一批批成长,开始独当一面后,他又“闲不住”了,选择转岗做质量管理员。
临近退休的他,依然保持着每日巡查的习惯,在各种设备间穿梭无数遍,了解每台设备问题和产品质量情况。当修理人员偶尔遇到复杂的故障时,他也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不时地指点几句,总能让人豁然开朗,快速解决问题。
沈信权用44年的时间,践行了自己入职之初许下的承诺:认真、踏实、负责任。
(图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韩松延 李思瑶 范黎黎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