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的电动车刹不住啊!"凌晨6点的新化县沿河路,骑电动车送女儿上学的李女士连人带车在冰面上滑出十余米,身后私家车如失控陀螺般撞上路灯杆。

这个清晨,整条街竟成了溜冰场——洒水车在零下3℃的寒风中照常作业,将路面浇成光滑镜面。



"这哪是洒水车?分明是制冰机!"愤怒的市民围住停车场里一排洒水车,车身上"城市美容师"的标语在冰霜覆盖下格外刺眼。

监控显示,从5:30到7:00间,这条1.2公里路段接连发生8起事故,最严重的一起导致三人送医。目击者王先生手机里存着惊险画面:背着书包的初中生被甩出两米远,校服在冰面上擦出长长白痕。

更荒诞的是,这竟是新化县三个月内第三次上演"冰面惊魂"。去年12月,同样的洒水车在零下2℃作业,导致早高峰12辆汽车连环追尾。

当时城管局信誓旦旦承诺:"气温低于0℃立即停洒"。如今面对质问,工作人员却称:"新聘司机培训不到位"。



"培训不到位?洒水车又不是航天飞机!"市民张大爷的讽刺引发围观群众哄笑。

他的三轮车轱辘上还挂着冰碴——今早为躲避打滑的洒水车,他差点栽进绿化带。现场视频显示,有洒水车司机发现结冰后,竟将剩余半车水直接倾倒在人行道树坑。

讽刺的是,洒水车挡风玻璃上赫然贴着《冬季作业规范》:气温低于3℃需添加防冻液。

知情环卫工透露,为完成"每天4次洒水"的考核指标,某些司机连水温表都不看:"反正领导只要GPS轨迹图显示路线跑满就行。"



这种"冰上狂舞"绝非孤例。2023年山东枣庄零下4℃洒水致38人滑倒的旧闻,与今日场景如出一辙。当时官方解释"要抑制PM2.5",结果被网友扒出水罐车里装的根本不是环保融雪剂,而是普通自来水。

"他们不是在洒水,是在洒政绩!"网友@冰上舞者的评论获赞3.2万。凌晨洒水既能避开舆论监督,又能刷满作业数据,却让早高峰的市民成了"人肉保龄球"。

更荒诞的是,有市民拍到结冰路面上,洒水车仍在执着地画着S形水痕——这竟是某些司机的"防瞌睡妙招"。

城管局终于松口"将调整作业时间",但那些摔裂的手机屏幕、撞变形的保险杠,以及孩子们惊恐的眼神,早已在寒冬里冻成尖锐的质问。

当洒水车变成"马路杀手",我们需要的不是又一份整改通知,而是让城市管理真正暖起来的诚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