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数来宝 。谁都爱夸家乡好,这种表现不奇怪,谁的家乡谁不爱。这也夸,那也夸,我也夸夸肥城我的家。”近日,在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文化广场,“肥乐宣”轻骑兵宣讲员周文的一段快板《家在肥城》引来阵阵叫好声。

为深化“肥乐宣”理论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群众身边,肥城市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了“肥乐宣”轻骑兵艺讲新语进基层活动。活动以故事讲、文艺讲、互动讲等形式,组织宣讲骨干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宣讲活动1800余场次,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谁来讲”,组建宣讲队伍,让理论宣讲有“底气”。宣讲要打动人、感染人,宣讲人是关键。在健全配强“8+2+N”宣讲队伍的基础上,肥城市持续开展寻找“名嘴”活动,广泛招募吸纳群众身边的百姓宣讲员,不断完善人才发掘培养机制,一大批理论素质好、宣讲水平高的宣讲骨干脱颖而出,组建起一支由党员干部、“五老”人员、劳模工匠、道德模范、新农人、文艺骨干和志愿者等组成的市镇村三级“轻骑兵”宣讲队伍。他们用群众的视角、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传递生活的真爱与关怀。


聚焦“讲什么”,丰富宣讲内容,让理论宣讲接“地气”。群众想听什么,宣讲活动就讲什么。围绕重大主题,推动党的理论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围绕风土人情,生动讲述肥城文化、经济人物、身边榜样、新生代创新创业、乡村蝶变等百姓故事,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围绕中心任务,大力宣讲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围绕惠民政策,党员干部带头把法律法规、就业培训、社保政策等转化成通俗语言,用百姓话讲给百姓听。


聚焦“怎么讲”,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有“人气”。群众在哪里,党的创新理论就送到哪里。按照小规模、高效率、多频次的原则,“轻骑兵”宣讲员轻装上阵,走进集市、景区、文体广场等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讲故事、传政策、演节目,为群众送去实实在在地“理论干货”。为让群众爱听爱看,宣讲员通过创编快板、小戏小剧、表演唱等文艺宣讲作品,让理论宣讲可亲可敬、入脑入心。作品《我们村的共富路》用快板的形式讲述了老城街道河口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由穷变富、由弱到强的嬗变故事,荣获山东省百姓宣讲大赛曲艺类一等奖。戏曲小品《不要彩礼》、双簧《媒婆说》、相声《逛社区》等一系列文艺宣讲作品搬上舞台、走进群众,让理论宣讲更加入人心、受欢迎。

宣讲润心田,好“理”传万家。通过“肥乐宣”轻骑兵艺讲新语进基层活动,肥城市各级“轻骑兵”宣讲员将一场场富有“百姓味”“时代味”“真理味”的宣讲送到了群众身边,持续擦亮了“肥乐宣”理论宣讲品牌,让党的好声音更加深入基层、滋润人心!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肖明媛 孙红 尹丽娟)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