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朗发出“灭国”警告!为了避免出现刺杀3.0事件,特朗普已经提前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护身。



因为对伊朗的强硬态度,特朗普已经在2020年被其列入通缉名单。

在经历过两次暗杀之后,再次上台的特朗普选择先给自己一个“保命符”,直接给伊朗“敲响警钟”。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日前表示,如果伊朗执行对他的暗杀行动,美国将确保伊朗被彻底摧毁。

在说出这番话之前,特朗普已经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加强对伊朗石油销售的制裁,并对伊朗违反制裁规定的行为进行惩处,将其出口量降至零,从而重新对伊朗施压。

此举显然对伊朗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1月,美国司法部就宣称挫败了一起针对特朗普的暗杀计划。

该计划由伊朗革命卫队主导,这也难怪特朗普防范于未然,提前对伊朗发出“灭国”警告。

刚上任没几天,就立即签署命令重新开始对伊朗加大制裁,这无疑是特朗普要在新任期内继续对伊朗极限施压的信号。

而且伊朗可能无法再像2019年那样从容面对。



一方面,自2018年美国重启制裁以来,伊朗经济陷入巨额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超过60%,通胀率一度超过40%,失业率也在连年上升。

石油出口作为伊朗的支柱产业,在美国的石油禁运令的影响下,从最初的每天出口250万桶骤降至每天50万桶。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伊朗国内愈发不稳,伊朗高层也开始在最近几年寻求谈判来解除制裁。

另一方面,伊朗内部“左右互搏”,导致错失大量战略机会。

尽管自80年代的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已经从美国盟友的身份转变为敌人,但伊朗特殊的政治体制却导致政府存在两种态度。

一方是真正对抗美国的革命卫队,一方是内部存在大量亲西方与亲美派的伊朗政府。

这些人的存在,导致伊朗多年以来一直都难以与外部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且还天真的希望通过对话来重新恢复与西方的关系。



去年上任的改革派领袖佩泽希齐扬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巴以冲突对于伊朗而言,本来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略窗口期,以色列的种种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与反对,以军又面临多线作战,“抵抗之弧”战意高昂。

但佩泽希齐扬政府主张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不愿下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其内部亲西方派的存在,伊朗国内几乎被摩萨德渗透成了筛子,这才会导致包括哈尼亚,纳斯鲁拉等重要领导人被以色列刺杀。

如今伊朗已然错失了最佳战略窗口期,并且由于去年12月叙利亚的“政坛地震”,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陆地联系也被切断。

“抵抗之弧”已经事实上被拦腰斩断。



可以预见,如果这种“左右互博”的现象仍然在伊朗国内上演,那么伊朗就很难扛过特朗普二度上台以后发起的新一轮政治与军事攻势。

在哈梅内伊年事已高的背景下,伊朗未来的走向已经可以说是扑朔迷离,特朗普甚至可能会获得一场不流血的大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