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已经留下指示,如果他被暗杀,伊朗这个国家就会被摧毁。特朗普当天将在白宫签署一份行政令,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此前有消息称,白宫将实施一项“旨在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的运动,但尚不清楚美国政府打算具体如何实现或是否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此外,美国还寻求阻止德黑兰获取核武器的计划。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说到暗杀,不得不让人想到2020年,特朗普下令暗杀苏莱曼尼,该事件成为美国与伊朗关系恶化的导火索。所以近年来,FBI也在密切关注伊朗针对特朗普及其亲信的潜在威胁。因此,特朗普在竞选集会和其他公开场合的安保措施也愈加严格。尽管如此,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集会上,依然发生了枪击事件,不过调查显示该事件与伊朗并无直接关联。即便如此,美国司法部仍将矛头直指伊朗。

特朗普指出,这一行政令将给他所有可能的工具与伊朗政府接触,并称这一行动“对伊朗非常强硬”。但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和伊朗达成协议,从而所有人都能“和平共处”。“我将签署这项协议,但希望我们不会经常使用它。”他补充说。当被问及伊朗以及其代理人试图暗杀他时,特朗普警告说,如果伊朗这么做了,它将被摧毁。

特朗普表示,恢复对伊朗的打压政策,只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伊朗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另一方面是,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必须降到“0”。显而易见,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将会给伊朗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伊朗采取了如此强硬手段的同时,特朗普却对媒体表示,他做出这项决定也是非常“纠结”的,他也“不愿意这么做”。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对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发出了邀请,希望双方能够见面详谈,达成协议。

对此指控伊朗坚决予以否认,反指美国“编造谎言为中东军事升级找借口”。2025年1月中旬,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为此在首都德黑兰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专门表示,伊朗从未计划“暗杀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也绝不会采取类似行动。”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2月5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美国的“极限施压”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如果美国再次做出同样行为,将导致另一次失败。他指出,如果主要的关切是伊朗不寻求发展核武器,那这是可以实现的,不存在问题,伊朗立场很明确,伊朗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伊朗的最高层也明确了该立场。

2月7号,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和伊朗军方会晤时强调,与美国谈判“既不明智,也毫无尊严”,过去经验证明与美国谈判不会解决伊朗的问题。这话可以说是伊朗内部强硬派的态度缩影。哈梅内伊现在出来说这些话,恐怕不仅是对伊朗总统为首的温和派喊话,同时也起到一个“唱红脸”的作用,向特朗普表明伊朗有掀桌子不谈的可能性。无独有偶,伊朗首艘无人机航母“沙希德-巴盖里”号在6号正式服役,交付伊朗革命卫队使用。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资料图)

眼下,伊朗面临的局势注定是风起云涌,但也充满了机遇:首先,为迎合发展需求,伊朗正在加快军事现代化步伐,特别是在导弹技术和无人系统领域加大投入,以强化非对称作战优势,这不仅是应对外部威胁的需要,也是增强内在实力的一部分。其次,伊朗的外交策略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除了坚持对抗西方的压力,伊朗也开始加强与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等国的合作,意图通过多元化外交关系来规避单一依赖带来的风险,这种战略转型或许会给伊朗带来新的突破口。

当地时间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到访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俄罗斯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有报道称,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准备工作历时3年,曾因2024年5月伊朗总统莱希遇难等原因一度推迟签署。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正式就职。有舆论认为,俄罗斯和伊朗选择此时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是有意为之。



伊朗第十三届总统莱希(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和伊朗就像是在风雨中相互依偎取暖的伙伴。这份条约可不简单,它包含了47个条款,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在经济领域,双方可以加强贸易往来,互相支持对方的产业发展。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俄罗斯在能源开发和贸易方面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双方在能源合作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科技领域,俄罗斯在航空航天等方面技术先进,伊朗在一些领域也有自己的探索,双方可以在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知识共享与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实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与同时期俄罗斯与朝鲜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相比,俄伊协议表现得更加谨慎。前者明确规定当一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将提供援助,这仿若一个结实的同盟。而俄伊协议则仅要求不向侵略者提供帮助,这实际上是一个中立的姿态。这意味着伊朗并不愿如朝鲜般被卷入俄乌冲突的漩涡中,而是寻求一种避免直接参与冲突的战略合作。尽管伊朗不打算在俄乌冲突中充当先锋,但与俄罗斯的合作已使他们在经济和军事上形成了一个“反美”阵营。

伊朗问题,早已不再是美伊两国之间的争端,它牵动着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影响着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无疑将加剧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尤其是原油市场的波动。作为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阻,将影响到国际油价和能源供应的稳定。而这一局势的恶化,显然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稳定。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愈发复杂。伊朗的态度转变预示着未来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唯有在多边主义框架下,与反对霸权的国家携手合作,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全球化的趋势推动着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抱团取暖的时代已经来临,伊朗必须顺应潮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最终,只有实现地区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才能获取更多的助力与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