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立FLAG的时刻了。

2025年,大伙又在期待广州即将要开通的地铁、轨道交通、路桥工程...到底啥时候落地?

在前两天举行的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广州宣布总投资2400亿元,推进341个项目开工。

从目前的建设进度看,广州又有一波重磅基建项目即将登场!


6地铁,或2025年开通!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广州有4地铁、4个城际工程预计会投入运营。

免得大家看到眼花,小K为大家重点梳理了以下几个内容。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关注的线路吧~

根据广州地铁最新公布的在建情况,有4条地铁的进度已经超过80%


其中,地铁22号线后通段进度最快,土建工程达到92%;10号线、12号线的土建工程则达到91%;13号线二期达到89%。

根据网传消息,这4条地铁线有较大可能将于2025年开通。

1、十二号线

最近,有网友晒出:在新车的LCD显示屏上,已经出现了12号线的身影。

这一消息,引发了不少网友猜测:如无意外地铁12号线今年上半年,估计就能正式开通了?一旦真正落实,十多万的金沙洲人民,可以说是最大受益者!为啥这么说?据规划,该线路起于白云浔峰岗站,途径白云、越秀、海珠,终于番禺大学城南站;打破金沙洲“唯6号线”的局面。线路全长37.6公里,共设25座车站,包括17座换乘车站,是西北-东南对角线走向的骨干线路。12号线通后,金沙洲无需换乘就能地铁直达白云新城、琶洲、大学城等核心片区。节点方面,线路于18年11月开工建设,浔峰岗-大学城南截至目前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按照目前进度,加上广州地铁的传统,12号线很有可能在今年6月28日开通。2、十号线

除了12号线,10号线也是广州主城重要地铁,一线串联四大中心区。

整条10号线,主要分为广州大道中至西塱段新建天河客运站至石牌桥段。


目前,广州大道中至西塱段,就是10号线首通段,目前土建工程也已完成91%。

在最近半年,11月底热滑试验圆满成功;12月1日完成轨行区间“三权移交”,从建设阶段进入运营筹备阶段...这进度,明显冲着2025年开通去的。

以三权移交3-6个月后开通来推测,10号线首通段预计能赶在2025年6月开通。

3,十三号线二期

作为5号线的平行线,十三号线二期提供了一条从白云、老黄埔直达珠江新城的新选择。

目前,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9%23座车站中,18座已封顶、5座进行土建施工;全线区间隧道已贯通。


该线路最大的突破在于,从增城出发无需换乘,直接到珠江新城,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不过,有消息称13号线也有可能分段开通,今年6-10月赶在全运会前先开天河公园-鱼珠段。

这是因为,东段的白马岗站进度较慢,冼村站因需要与冼村旧改地块合建,也比较难快开通。
所以,13号线整线进度虽不慢,但此前有沿线站点挂出公示牌,显示计划2026年12月才完工。按照此前惯例,13号线二期较大概率分段开通。

4、二十二号线

除了以上全新线,二十二号线后通段(陈头岗—芳村)进度也非常快,土建工程达92%,是今年开通最有戏的。

这段线路仅4座车站,均为地下站,5座地下车站中,1座已开通,4座已封顶。

该线为市域快线,时速160公里,连接着广州南站、白鹅潭,能缩短芳村、西塱等到南站的距离。



3大城际项目均有望全运会前开通接着看看城际线路方面。1、广佛环线东段

这几年,频频被东部买家讨论的“鸽王”新白广城际,目前整体建设进度已超过90%。

但由于广铁集团和深圳地铁集团,在债权与运营权方面的纠纷迟迟未能解决,项目开通时间可能被推迟至2026年。

不过,为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广佛环线东段(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北站)有望在今年率先开通运营。


广佛环线室内设计方案效果图

早在2024年10月,广佛环线东段已经启动铺轨施工,此前官方曾表示,该线路力争在2025年全运会前实现全线通车。

这条线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串联起7条放射状城际铁路,还与广佛南环、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在建)实现互联互通。

未来,这条被称为"湾区大号地铁"的线路,将成为区域交通骨干。


向西可快速通达佛山、肇庆,向东便捷连接东莞、惠州,大幅提升湾区城市群的通行效率。

2、南珠中城际

这条串联南沙、珠海、中山的“黄金通道”,是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的“独家”轨道交通配套。

作为广州地铁18号线的南延段,它的首通段从万顷沙站直通二十涌站,原本是为了冲刺2025年全运会,计划在2025年10月建成通车。


自开工以来,这条线路的建设就像一场“马拉松”,前期稳扎稳打;

到了2024年突然加速,一年内猛冲42%的工程量,10月时进度条已经拉到53%!

不过,要想在今年内开通,时间还是有点紧。听说施工方已经加派了人手,工人们日夜赶工,就为了能按时交卷。

但近月,剧情有点反转——有传言说,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可能不承办全运会比赛了。


如果真是这样,南珠中城际的“紧迫任务”可能就要松一口气了,今年开通的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目前,官方还没正式回应,这条“湾区快线”究竟何时能和大家见面,还得再等等看。

总之,这条线路充满了悬念。

3、穗莞深城际铁路琶洲支线。今年1月底起,穗莞深城际铁路琶洲支线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截至目前,穗莞深城际铁路琶洲支线(琶洲-莲花山)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7%,2座中途车站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图源:铁路建设规划

琶洲支线开通后,将衔接起佛莞城际、广佛环线、七号线、八号线、十一号线等,实现城际铁路进入CBD。

未来从莲花站到琶洲,3个站、30分钟内能到达。


2025,广州继续当好“基建狂魔”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广州就展示了“基建狂魔”的速度与力量。

先是有广州机场第二高速南段、海珠湾隧道等多个重要交通项目狂刷“进度条”。

再有佛山街坊、金沙洲市民非常期待的广佛大桥,在今年1月25日正式开通。


来源:白云发布

如今,从金沙洲出发到广州大坦沙岛,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今年,广佛大桥二期也将迎来集中建设,将实现二期工程与广州内环路的连接。


还有11号线、3号线东延段在去年年底齐齐投入运营。

两条重要线路的开通,大大拉近了中心五区之间的距离,更实现了亚运城、番禺广场、珠江新城的直接“牵手”。


而作为广州首条“大环线”的11号线,开通后也扛起广州的客流大旗。

刚开通的11号线,客流量大概率与5号线差不多,接近90万人次,繁忙程度将可能仅次于3号线。

2025年的春节烟火晚会,11号线作为主力疏散线路,8日总客流226.8万人次,跑赢全网(约50%)。


今年,广州新一轮“基建flag”已经立下了: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基建项目。

一连串的大动作,很明显,广州的目光始终都在围绕着“如何提振经济、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将迎来新的“蝶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