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

放鞭炮、扭秧歌、祭海放灯……

海岛上像过年一样热闹

农历正月十三,长海县迎来了传统民俗活动——放海灯。每到这一天,海岛上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热闹,人们从清晨就开始燃放鞭炮,以家庭为单位,从四面八方涌向海神娘娘像前祈福,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长海放海灯也成为大连市级非遗项目,几根秸秆,几张彩纸,一把剪刀,海灯就是依靠这些简单的原料,一辈辈一代代地传承下来。长海放海灯代表性传承人于栋财做海灯已经做了30多年,传统的海灯以秸秆为骨架,根据创作思路,扎出海灯的主体轮廓,然后用油纸裱糊灯体,糊好轮廓后,贴上寓意吉祥平安的福字装饰,最后安装上蜡烛。这些美丽的图案,寄托着渔家人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折射出民间最真实、质朴的情感。

夜幕降临后,许多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去港口、码头、海滩边祭海放灯,将精心制作的海灯放入海中。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上,点点灯光与海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壮观的画面。一盏盏用环保材料制成的海灯承载着海岛人对新年的全部祝福,点亮了新年的希望之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海岛居民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岛上的部分渔民也逐步转业搞起了海产品增养殖和旅游民宿,生活形态的改变,让放海灯这一习俗承载了更多含义。近年来,除了放海灯自身活动外,岛上还增加了广场海灯展、广场秧歌表演等庆祝内容,如今放海灯这一民间习俗,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李远满


庄河市王家镇

八旬老渔翁亲手扎起两层“大船”

全家老少九口人一起去放灯

正月十三夜幕降临时,庄河市王家镇东滩村85岁渔民于锡富一声吆喝,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等一家九口带着海灯、供品来到了海边。海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于锡富一家在海边摆放好海灯和供品,接着一家人面朝大海按长幼顺序开始跪拜海神,感恩祈福,将点亮的海灯放入大海,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仓。

于锡富家里9口人,个个是做海灯的好手。于锡富今年做了一个两层船体的海灯,寓意着新的一年全家日子更上一层楼。他说,老一辈做海灯灯芯要用山芳草或者松树塔,船身以高粱秆或者玉米秆为主。一个海灯的制作也要经过选材、扎制、裱糊、自画、自绘、自彩等工序。海灯都扎制成风帆船式,以彩纸和挂彩裱糊,船里点上蜡烛。

去年于锡富做了一个三米长的大海灯,拿去参加比赛还得了大奖。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现在村子里会制作海灯的手艺人少了,年轻人习惯买现成的,村民街坊找他定制海灯的也不少。

2月10日,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庄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庄河市文化和旅游局、庄河市王家镇委员会、庄河市王家镇政府、庄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海灯祈福,共筑梦想——大连·庄河放海灯”活动在庄河市王家镇红帆广场举行开幕仪式。

正月十三是庄河渔民传统的“海神娘娘诞辰日”,而“放海灯”则是他们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鱼虾满仓的重要方式。在王家镇的红帆广场和南海浴场沿岸,数百盏渔民手工制作的创意海灯熠熠生辉。这些海灯不仅承载着渔家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融入了环保理念。

夜幕降临,千余名渔民手捧海灯,缓步走向海滩。灯光点点中,一盏盏承载祈愿的灯船随波远行,宛若星河洒落海面。与此同时,红帆广场上空烟花灿烂绽放,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当晚,在庄河市石城岛,经营着一家五色海民宿的苏艳玲与丈夫、公婆四人来到自家渔船停泊处,祭拜海神,将点亮的船型海灯放入大海,此时,盏盏海灯就像闪耀的星星把大海映得五光十色。活动结束后,渔民一家人回家后,煮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彻夜欢庆,成为与春节同样重要的民俗活动。

段景如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李远满


高新区龙王塘街道

正月里扎海灯、放海灯都是“规定动作”

夜幕下渔家人纷纷亮出绝活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晚。高新区龙王塘街道龙王塘渔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的渔家人手持海灯、渔船造型等,来到港口、码头、海滩边祭海放灯。象征好兆头的海灯载着渔家人的心愿与期盼,漂向大海深处。

据了解,正月十三放海灯的习俗,在龙王塘村已延续多年。渔家人通过放海灯拜祭“海神娘娘”,祈求渔船平安、风调雨顺、增产增收。2011年,龙王塘村放海灯习俗入选辽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尽管海边寒气袭人,但阻挡不住渔家人放海灯的脚步,16时许,随着秧歌队大秧歌扭起,海灯节拉开序幕,放灯人开始进场选最佳位置,进行策划和准备。为防止放海灯期间出现踩塌、落水、火灾等事故的发生,龙王塘村划分了渔港、大龙王塘南部二期填海处、西沟沙滩处等三处放海灯区域,向辖区百姓提出了五条要求,进行了周密细致准备,军警民协同配合,加强现场指挥和警戒,确保欢乐喜庆、安全圆满。

春节假期后,渔家人一边复工,一边筹备节日,别具匠心扎海灯、做渔船,“蛇跃新程”“福蛇送喜”“春回蛇跻”等景观蛇味十足,风格别异。夜幕下渔家人纷纷亮出绝活,有的在小木船上点亮蜡烛,有的展出精心制作的带有五颜六色电子灯具的小船。他们将小船轻轻推进大海,小船向着大海深处漂去,在灯光的照耀下,海面上好像撒下了无数颗金黄色的星星。五彩缤纷的烟花升起,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众多海灯似点点星光在海面不停闪烁,承载着渔家人的祝福和未来。

“我是龙王塘人,从船上到岸上,从岸上到船上,祖祖辈辈没离开过这片渔港。”年近六旬的尹先生是龙王塘海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代传承人,从他记事时起,每年正月里扎海灯、放海灯都是“规定动作”,热闹程度胜过春节。

李士国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