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叫做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者灯节,它紧跟春节后面。有个说法是,正月十五这天,天官会赐福,要是这天接到财运和福运,一整年都会顺顺利利的!这么特别的日子,当然有好多习俗和忌讳得知道。家里的老人常说:正月十五,牢记“1不空、2不穿、3不碰、4要做”,这样才能接福纳财。
1不空:
家里的灯不空
元宵节有个“闹花灯”的老传统,就是得热热闹闹,灯火通明一整夜。把所有灯都打开,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事业和学习都会一路光明。而且,大年三十请了先人回家吃年夜饭,正月十五就得送先人走,点灯就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让他们走得顺畅些。
2不穿:
不穿白色衣服和袜子
元宵节是新年最后一个大型节日,这天是赏灯和游园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团聚庆祝的时刻。按照传统,这天的穿戴要尽量鲜艳喜庆,白色衣服和袜子在这天是很忌讳的,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这样穿会惹他们生气。
不穿破旧的衣物
现在市面上流行一些故意做旧的衣物,比如破洞牛仔裤,很受年轻人喜欢。但元宵节讲究的是圆满顺利,穿破旧衣物或故意做旧的衣物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尤其是元宵节特别忌讳“破”,所以这种衣物最好还是别穿出门。
3不碰:
别丢财物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元宵节这天很多朋友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出门玩,但出去玩的时候得看好自己的财物,别丢了或者被偷了。在民间,元宵节丢财物是很不吉利的,意味着破财,这一年财运也会跟着没。
别说脏话
古人觉得,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圆月之夜,也是天官大帝的生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天最好别说脏话,否则会惹祸上身,惹怒天官降罪,影响一年的好运。
别洗头发
古人喜欢用“谐音梗”或“同字梗”来表达美好愿望,头发的“发”和发财的“发”虽然不同音但同字,所以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十五洗头发会把新一年的发财机会和运气洗掉。
4要做: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民间的重要习俗,意味着招来财运和福气。元宵香甜软糯,特别好吃。元宵最早叫“浮元子”,有的地方还叫“元宝”。“元”和“圆”谐音,有团团圆圆的好寓意,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都代表着一家人团圆美满、欢乐吉祥的美好愿望。
赏花灯
正月十五晚上,到处都挂着彩灯,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这些花灯又叫“祈福灯”或“平安灯”,寄托了人们向上天祈福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不仅有热闹的场景,也有浪漫的情调。
送孩儿灯
“灯”和“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元宵节这天,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灯笼,寓意“添丁”,希望新婚小两口吉星高照、早生贵子。送孩儿灯得送双不送单,如果女儿已经怀孕,娘家的父母得送一对小灯笼,寓意“儿女双全、孕期平安”。
走桥摸钉
有句谚语说:“跑一跑,不见老”,“爬爬城,不腰疼。”走百病是北方正月十五的传统活动之一,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元宵节或元宵节次日,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习俗中走桥和摸钉是连在一起的,“钉”谐人丁之丁,摸钉相当于摸钉求子,寓意人丁兴旺。
元宵节这个温馨的小团圆时刻,咱们可以多准备些家人爱吃的美食,一起高高兴兴地举杯庆祝。这时候,除了遵循传统习俗,避免做那些不吉利的事儿,挑一款好酒来助兴也很重要。不过,选酒可是有点讲究的,得看配料表是不是只有粮食和水,就像我经常喝的南池翠N6,就是一款挺不错的酒。
这款酒是四川的浓香酒,这些年因为浓香酒的受众群体大,它从四川走到了几十个省份,因为价格亲民品质又好,在当地特别受欢迎,酒桌上经常能看到它,大家都夸它好。
这酒厂位置可真好,就在文君故里四川邛崃,属于浓香酒的核心产区。酿造这酒的厂家是老八大原酒厂之一,具有三十多年的酿酒经验,用的原料、工艺都是高配的。
它选的是五种优质粮食做原料,用大曲固态工艺,花了100多天的时间才酿出新酒。酿出来的新酒还得在陶坛里窖藏6年,这样酒体就更成熟、更香了!
一打开酒瓶,那浓郁的酒香味儿就飘得满屋子都是,老酒友们一闻这味儿,就馋得不行,恨不得赶紧喝上一口尝尝。
把酒到杯子里,酒体清澈透明,还特别黏稠,挂在杯子上特别明显,看着就诱人。喝起来更是没话说,醇厚细腻,还带着淡淡的粮食香,滑过喉咙,一点不辣,还有甘甜回味,口感特别丰富,喝着特别舒服。
本文到此结束,感谢支持,祝大家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