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带孩子的家长都会有过这样的困扰,带孩子坐火车究竟是买儿童票还是成人票呢?合肥的施先生就是因为给自己11岁的儿子买了半价的儿童票,结果却因为儿子身高超过1米5,被铁路工作人员要求全款购票,补全差额。
虽然施先生补全了差额,但是施先生认为这种“以身高论票价”的方式非常不公平不合理,于是以小施的名义,自己作为代理人,将铁路部门起诉到法院,那么最终的结果如何呢?
11岁男孩身高超过1.5米,被要求全价购买车票
2019年5月10日,施先生在网上使用自己儿子11岁的小施的身份证号为小施购买了一张2019年5月11日,从铜陵至合肥的动车票,票价原价为52元,小施的票价为26元,为儿童半价票。
第二天,施先生和小施一起乘坐乘D5660次列车从铜陵前往合肥,途中乘务员要求出示车票,当看到小施购买的是儿童票的时候,乘务人员对小施的身高产生了质疑,认为小施身高超过1.5米,不应当购买儿童票,应当购买全价购票,要求施先生补齐差价。同时,为了确定小施的身高,乘务员还要当场测量小施的身高,小施表示反对,乘务员测量身高未果。
但是,等列车到站后,合肥南站的工作人员还是对小施测量了身高,测量结果显示小施的身高超过了1米5,工作人员要求施先生补齐成人票与儿童半价票的差额26元,并且还收了2元的手续费。没办法,施先生虽然认为不合理,但是不补票出不了站,只能补齐了差额。
认为以“身高定票价”不公平,旅客起诉铁路部门
虽然还是补了票,但是施先生很不服气,施先生认为这不公平,既然对孩子按照身高比例,确定车票价格,那为什么不对成年人一视同仁,也按照身高进行定价呢?
于是,施先生作为小施的代理律师、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告上合肥包河区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停止侵权、退还票款、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施先生认为,“以身高论票价”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原则和规定;而且强迫儿童测量身高,属强制交易,是一种侵权行为;并且这种侵权行为给儿童造成身心等诸方面的损害。
一审法院包河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九条规定,身高在1.2-1.5米的儿童可以享受半价客票,超过1.5米应买全价票。小施虽然不满18周岁,但身高已经超过1.5米,应当购买全价票;
列车工作人员对小施进行身高测量,然后要求施先生补足车票差额,是正常的职务行为,不属于强迫交易。
因此,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了小施的诉讼请求。施先生不服一审判决,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虽然案件败诉了,但是施先生表现的很淡然,他认为不管结果如何,通过这个诉讼过程能够产生“大家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的效果,那么就是有意义的。
新规发布后,乘坐火车不再以“身高论票价”,儿童统一车票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案的二审期间,2021年10月31日,国家铁路局发布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称,铁路客票儿童票拟将由身高划分改为以年龄划分,实行车票实名制,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
那么,在2023年1月1日实施的最新版本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也是采纳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不再以身高论票价,而是儿童票销售标准实行“双轨制”,儿童票以年龄划分为主,兼顾身高,更人性化公平。
根据最新版本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二条规定:
除需要乘坐火车通勤上学的学生和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在旅途中监护的儿童外,实行车票实名制情况下未满14周岁或者未实行车票实名制情况下身高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随同成年人旅客旅行。
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未达到1.2米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儿童优惠票的车次、席别应当与同行成年人所持车票相同,到站不得远于成年人车票的到站。按上述规定享受免费乘车的儿童单独占用席位时,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即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即只要实名制能够确定年龄的都可以享受儿童优惠票,不再以“身高定票价”。
同时,新《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也保留了在没有实行实名制车票时,依旧沿用身高作为判断儿童票的标准。
即《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
以“身高论票价”的发展历程
其实,以“身高论票价”最早出现于1997年原铁道部出台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对儿童票的规定是:随同成人旅行、身高l.1米至1.4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超过1.4米时应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
到了2008年,铁道部发布《关于调整儿童票身高的通知》,对符合购买半价条件的儿童身高做出调整,将儿童票身高的上限提高了10厘米。火车票儿童票标准为1.2~1.5米之间,儿童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儿童身高低于1.2米无需购票。
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儿童身高普遍增高,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则备受争议,而2023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显然更具人性化,更加公平,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现在,家长们再也不用纠结,给自己的孩子买火车票究竟是买儿童票还是买成人票了,铁路工作人员也不用为了精准,再拿着尺子测量儿童的身高了,一查身份信息便能判断是否符合儿童票购买条件,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施先生的个案虽然没有胜诉,但是通过该案确实引发了关于大众对于铁路“以身高论票价”这一现象的关注,促进了新规的发布,以个案推动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正如施先生所言,如果自己的诉讼能够产生“大家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的效果,那么就是有意义的。正如那句话所言:“不要嘲笑敢于较真,比你勇敢的人,他们争取的光可能照耀到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