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静安区现有民营企业总部30余家,这些市场经济主体已经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推动力量。如何在人大立法工作中更好地听取民营企业的声音,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2020年6月,静安区工商联会员服务科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应运而生。作为静安区唯一一个专业面向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区工商联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引领、责任引领,积极听取民营企业家的群体声音,汇聚民营企业家的群体智慧,打通民营经济领域立法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

团组分类法

提高意见征询针对性

民企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民营企业家的所需所盼也不尽相同。为加强有效沟通,采集点梳理了区域内各类民企资源,将会员企业按照所在行业进行分类,形成餐饮、金融、法律、文化、科技、社会服务等意见征询团组;按照特色企业、街区分类,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传统老字号”等意见征询团组;按照所在地域分类,形成街道商圈、楼宇商圈等意见征询团组。

诸如《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上海市气象条例(草案)》等法规的意见征询范围尽可能覆盖到所有团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等专业领域比较明确的法规,重点征询相关团组民营企业的意见。


2024年以来,先后开展投资、科技等领域专项征询工作,征求意见70余条。收到《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后,上海现代城市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西路街道商会会长崔轶雄召集公司专业人员进行逐条学习、分析,提出了较合理的修改建议。此外,采集点还明确了“接受征询任务-明确征询范围-制定征询方案-开展意见征询-梳理意见建议-上报征询报告-相关资料归档”等“七步征询闭环工作法”,确保立法征询中民营企业家的每一条建议,都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到立法机关。

近年来,先后联合多家商会和60多位民营企业家参与意见征询活动,征集意见150余条,归纳整理报送近50条。

发挥平台优势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民营企业家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即使有未能作为法条修改建议上报的,也都得到了重视和处理。如2023年下半年,有企业家针对上海站地区交通管理难的特点,提出有关改善上海站交通信号设置建议,区工商联立法信息采集点整理后及时向区建管委和区依法治区办提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落实。


近年来,利用立法采集点平台优势,专题征求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意见建议10余次,为寻求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路径出一份力。

普法用法一体化推进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能做什么?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纠纷化解我们能不能发挥些作用?能不能帮助企业通过行政复议的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立法信息采集点的设立,不仅仅是要发挥好其在立法意见征询环节的作用,更要帮助企业学法用法,提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能力。”


为此,区工商联以采集点为依托,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单位,先后开展民法典、知识产权保护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普法工作,帮助企业化解法律风险、促进依法治企,促进劳动纠纷依法快速化解。


近年来,组织民营企业家300余人次参加合同法、新修订的公司法专题讲座;组织区执(常)委企业家160余人参加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学习;特邀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处有关同志专题讲解行政复议法等等,通过这些普法活动,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问题,也让全区民营企业更懂得法律、尊重法律,推动形成崇尚法律的良好法治氛围。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