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美国政坛的一系列变动引发全球关注。据上官新闻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遭遇特朗普政府“大清洗”,官网下线、员工解雇、资金冻结、项目叫停,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内部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作为,一系列举措展现大国担当与实力,也悄然影响着中美之间的微妙关系。
特朗普(资料图)
先来看美国这边,特朗普上台后对国际开发署的动作可谓大刀阔斧。这个成立于1961年肯尼迪执政时期的机构,本是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联系的重要“软实力”工具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框架下,与国防部、国务院分别主导“三大支柱”中的发展、国防和外交。可特朗普一上任,就签署行政命令要求暂停所有对外援助90天,理由是评估项目是否与本届政府对外政策一致。
从1月底开始,国际开发署就陷入混乱。近100名高级职员被停职,数百名员工因对外援助项目冻结被解雇。2月1日起,官网无法访问,X平台账户下线。3日凌晨,大量员工收到邮件被告知天亮后不用再来上班。4日,官网发布通知,2月7日23时59分起,除少数人外,全球直接雇用人员将处于“行政休假”状态。数以千计的员工一夜之间失去访问办公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的权限,不少在海外执行公务的承包商工作停滞。
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超过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这么大规模的机构陷入混乱,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在2023财年,美国向世界提供了72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国际开发署管理的资金超过320亿美元。作为美国政府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核心机构,它业务大量停摆,让全球援助项目陷入恐慌。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解雇了多名从事疟疾项目的科学家;乌干达有关疟疾控制的几十个重要一线护理项目关停;约翰内斯堡长达20多年的“美国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暂停对患者的治疗。有机构指责美国是“完全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古特马赫研究所警告,美国暂停所有对外援助90天将导致全球逾千万女性无法获得避孕护理,8000多名女性将死于怀孕和分娩期间的并发症。马拉维一民间社会组织警告,大批改良种子、改善农业灌溉和气候适应性项目岌岌可危,威胁该国粮食安全。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开发署下手,背后原因复杂。表面上是基于“美国优先”战略,说美国不会再盲目花美国人民的钱。但实际上,这是美国两党党争的结果。国际开发署一直是两党“党争”议题,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其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民主党认为它应是独立机构有自主决策权。特朗普觉得国际开发署是“民主党的天下”,控制它是针对民主党“清洗”的一环,目的是巩固自己执政基础。
再把目光转向中国。面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动作,中国沉着应对,以自身实力和智慧,打出了四招,让美国感受到压力。第一招,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自倡议提出以来,已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展开广泛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 。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在东南亚,中老铁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老挝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老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在欧洲,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让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更加便捷高效,为双方企业创造了更多商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合作,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地位,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特朗普(资料图)
第二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航天领域,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推进,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5G通信技术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5G基站数量全球占比超过70%,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自身产业升级,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在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相关技术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三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国际维和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卫生领域,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分享抗疫经验,为全球抗疫做出巨大贡献。
特朗普(资料图)
第四招,加强外交合作与沟通。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与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持续升温,通过区域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地区挑战,促进地区繁荣。在中美关系上,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与美国建立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尽管美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采取一系列不合理举措,但中国依然保持理性和克制,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
对比中美双方的行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大清洗”,更多是出于内部政治斗争的需要,不仅破坏了美国自身在国际援助领域的形象和影响力,也给全球人道主义事业带来负面影响。而中国的四招,从经济、科技、全球治理和外交等多个维度发力,展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
在经济领域,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提升了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的进步让美国感受到了竞争压力,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遏制,恰恰反映出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对美国既有优势的冲击。
特朗普(资料图)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积极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改变了以往美国主导全球治理的局面,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外交层面,中国广泛的外交合作,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孤立感逐渐增强,美国一些单边主义行动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当然,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胜负已分。但从近期双方的行动和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而美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一些不合理的对外政策,正在削弱其自身的优势。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依然充满变数,中国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将在与美国的博弈中,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