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三个国家的“讹诈”已经初显成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拿马都承诺给美国特殊待遇。
其中当属巴拿马政府和中方暂停合作关系,让美媒尤为沸腾。
但在中方做出一系列反制措施之后,巴拿马政府的态度也随之改变。
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是什么?巴拿马政府又是如何回击美国的?
本月4日特朗普宣布一个新消息:
因为谈判顺利,所以美国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免征关税一个月,延期执行。
这也就意味着之前美方承诺对两个国家加税25%的事情先“搁置一边”,现在的关税受害者只有中国。
美国共和党支持者称此举是因为特朗普得到了特殊承诺,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国家选择向美国低头,政府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种说法是否为真姑且不论,因为反对派认为是特朗普怕了加、墨两国联手对美国的反制行动,主动收手。
关税一旦拖延和进入谈判环节,未来加征的概率就很低了。
与此同时,美国从另一个被威胁的国家那里真正要到了东西。
特朗普上任之前就一直宣称要“抢回巴拿马运河”,还表示不排除诉诸武力。
面对这种胁迫,一开始巴拿马总统是非常强硬的,严正警告美国他们无法达到目的、巴拿马拥有主权、中国从未控制巴拿马运河云云。
但特朗普一给巴拿马台阶来下,派遣鲁比奥去访问之后,这个国家的态度立刻调转——
宣布不再续约和中方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也相当于到期后自动退出。
鲜为人知的是巴拿马是美洲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和中方的合作历史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巴拿马国内的科隆集装箱港口、巴拿马城-大卫铁路项目、玛格丽特岛港扩建计划等都有中方的援助帮忙。
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合作条件,主要是针对我方对美国东海岸、南美洲东部国家的便利出口而争取的。
这次巴拿马宣布退出和中国的倡议之后,未来合作计划或会受到影响。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方在本周早些时候连续出重拳以应对美国。
在对美石油、煤炭、农业机械进口加征关税之后,还将美国诉诸WTO、将美国两家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布钨碲等相关物项的管制等。
美国媒体将此视为“新一轮关税战的预警”。
此外,特朗普还在5日发布“不急于和中国通话”的突然声明,扬言对中国的反制感到“无所谓”。
美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特朗普很快会和中方通话,现在改口明显是碰壁了。
中国外交部也在5日当天明确告知美国:中美对话需要以平等和互相尊重为基础,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
中方的言论清晰明确地吹响了反关税霸权的“号角”,特朗普想靠施压来沟通,是不可能获得什么进展的。
在这件事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巴拿马并没有收敛反而得寸进尺。
5日美国政府部门单方面发布一条动态宣布:
从今天起通航巴拿马运河的美国船只将完全免费,美国企业将被赋予特权,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的通航费用。
当时各方的第一反应是巴拿马政府又向美国妥协了,直接对美国免费以换取这条运河不被美国占领。
毕竟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风格,不趁火打劫是不可能的。
不过随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给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声明:
巴拿马从未改变过运河通航费用问题,关于美国所说的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声明“完全错误且不可接受”。
此外巴拿马还警告美方,坚决反对美国国务院的声明,也不会在这种错误的基础上进行外交,美方必须对此予以改正。
事情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清晰了:
美国并没有事先和巴政府沟通过,他们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强买强卖,说出条件让巴拿马被迫接受,也绝对无视巴拿马政府如何处理,这对美国来说不重要。
巴拿马总统这次反击美国的行动,一些报道认为是巴拿马看到了对美国“退让”的结果,现在再让步马上有可能失去运河。
这条运河是巴拿马人经过很多代的流血和努力换来的。
美国最终在1977年与巴拿马签署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
半个多世纪漫长而艰辛的主权回归历程,让巴拿马深知运河主权来之不易,捍卫运河主权的决心坚如磐石。
再者来说,有中方的反制措施做铺垫,意味着全球国家不必一味以“退让”来乞求美国的关税饶恕。
中国也明确站在国际公理的角度,为巴拿马发声。
中方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表态强调所有国家一律平等,美国无权指挥其他国家做什么事情。
加上外媒报道称已经有很多巴拿马人走上街头,他们高喊“国家主权万岁”的口号,焚烧特朗普和鲁比奥的画像以及美国国旗。
这种自下而上的民意力量,给巴拿马政府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持。
也注定各国民众面对霸权胁迫,总会有反抗和不一样的抉择,放弃软弱外交才是出路。
参考资料
《美国加征关税,中方反制有理有节》中国青年报
《美国国务院:我们的船过河已经免费,每年能节约一大笔钱!巴拿马方面火速否认:没这回事》每日经济新闻
《巴拿马总统:美国有关免费通航巴拿马运河的声明不可接受》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