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CCP 总线连接

在汽车工程领域,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标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发动机、整车控制算法及外围器件的软件数据进行优化,以确保汽车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满足客户需求及国家标准。而CCP(CAN Calibration Protocol,CAN标定协议)作为一种专为CAN网络应用设计的标定协议,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CCP协议概述

CCP协议是由自动化和测量系统标准化协会(ASAM)定义的,主要用于从ECU对CAN进行校准和数据采集。它是一种面向地址的协议,采用“主-从”概念进行测量、标定、仿真、轮询、刷新和数据采集。CCP协议专为各种总线系统设计,能够将采集的数据从“从节点”连续移动,并将校准数据移动到从节点,专门用于将标定系统连接到ECU,调整内部参数,并获取ECU内部变量的当前值。

二、CCP协议的工作原理

在CCP协议中,主设备(如标定工具)通过向从设备(即ECU)发送命令来启动通信。这些命令是通用的,不是特定于节点的,因此每个节点/模块必须有一个单独的站点地址。在发送任何命令之前,需要建立主从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直到主设备发送断开命令,或者如果主设备决定连接到另一个从设备,则当前连接将暂停。一旦建立连接,主设备就会控制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整个通信。

CCP协议支持多种功能,包括在CAN总线上处理多个节点、将数据读/写到ECU内部存储器、从ECU采集同步循环数据、同时数据采集和标定等。它既能处理小型8位微控制器,又能处理高性能ECU。

三、CCP协议中的报文类型


图 2:CRO和DTO报文

在CCP协议中,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CAN报文:命令接收对象(CRO)和数据传输对象(DTO)。

图 3:CRO报文的结构

  1. 命令接收对象(CRO):这是从主设备发送到从设备的报文,包含控制命令。CRO报文的第一个字节是命令码(CMD),描述报文的目的;第二个字节是命令计数器(CTR),用于跟踪记录通信。其余字节用来存放数据参数。

  2. 数据传输对象(DTO):这是从从设备发送到主设备的报文,用于对收到CRO报文进行确认,同时用于数据采集。DTO报文的第一个字节是包标识符(PID),根据PID的值不同,DTO报文可以是命令返回报文、事件报文或数据采集报文。

    图 4:DTO报文的结构

四、CCP协议在ECU标定中的应用


图 5:ODT列表的结构

在ECU标定过程中,标定工程师需要使用标定工具通过CCP协议与ECU进行通信。他们可以通过发送CRO报文来请求ECU执行特定的标定操作,如读取或写入ECU内部存储器的数据。ECU在收到CRO报文后,会执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DTO报文将结果返回给标定工具。

CCP协议还支持同步数据采集功能,允许标定工程师在ECU运行时实时采集关键参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ECU的性能表现,并进一步优化标定参数。


图 6:DAQ列表的结构

五、CCP协议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1. 标准化:CCP协议由ASAM定义,得到了广泛支持和应用,有助于实现不同厂商之间的互操作性。

  2. 灵活性:CCP协议支持多种功能和报文类型,能够满足不同标定需求。

  3. 实时性:CCP协议支持同步数据采集和实时通信,有助于实现精确的标定和数据分析。

局限性

  1. 依赖于CAN总线:CCP协议专为CAN网络应用而设计,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总线系统。

  2. 资源占用:虽然CCP协议在资源占用方面相对较轻,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仍可能对ECU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六、结论


图 7:命令

综上所述,CCP协议在ECU标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灵活且实时的通信方式,使得标定工程师能够高效地与ECU进行交互,实现精确的标定和数据分析。然而,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ECU标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高效的标定协议以满足新的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