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就把我当成男孩,我比儿子还要厉害,谁要敢欺负咱家,我就跟谁干!”
何家丽
因没有儿子,何常胜可以说是大半辈子都没能抬起头做人。
在当时那种重男轻女的观念下,谁都想要有个儿子,也包括何常胜,他也想要一个可以继承香火、顶门立户的儿子。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六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像六块沉重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其实他不是不爱女儿,只是在那个年代,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未来,没有依靠。
刘美心作为何常胜的妻子,同样深受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
当初何家美的第一个女儿不幸夭折,这事儿就在她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便开始把对何家美的爱,转化成了一种执念,一种对儿子的渴望。
为这种渴望,也让她对其他女儿的关爱打了折扣,尤其对长女何家丽。
最重要的是,刘美心第一个女儿何家美的离世,更是让他对何家丽有了成见,因为在她看来,是何家丽抢走了佳美的位置。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何家丽从小就缺失母爱,也迫使她在冷漠的环境中,早早地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所以她选择了剪掉长发,像个假小子一样,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妹妹们。
其实一直以来,她都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渴望证明女儿不比儿子差。
那么这种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倔强的种子,一颗想要登门立户的种子。
就这样,年幼的何家丽,只能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学着照顾妹妹,承担起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责任。
而我们也能看出,何常胜不是一个坏父亲,他只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
虽然他很疼女儿,可他心底里还是觉得得有个儿子养老。
何家丽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拼命干活,去给女儿们过上好日子,可他却没注意到她们真正想要的,他用粗糙的方式表达着父爱,却常常适得其反。
他总说“丫头不如儿子”,却从未想过,他的女儿们,比许多儿子都要优秀,何家的其他五个女儿,也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但何家丽的爱情,却像这淮南的河水一样,充满了波折。
何家丽的爱情
我们知道,汤为民和何家丽是童年玩伴,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是非常合得来的。
但何家和汤家两家之间积怨已久,就像一道深不见底的壕沟,横在了他们爱情的路中间。
所以一直以来,汤家的父母都对何家充满了敌意,他们不允许儿子娶何家的女儿。
何家丽、汤为民
也正是这个原因,何常胜对汤家充满了怨恨。
就这样,何家丽和汤为民的爱情不被大家看好,最后走向了悲剧,汤为民迫于家庭压力,娶了张秋芳。
不过幸运的是,何家丽最后和张建国结了婚,而张建国是个忠厚老实的兵哥哥。
但何家丽觉得,这段婚姻对她来说,更像是双方各取所需的一笔买卖,她得有个坚实的靠山,能助她扛起何家的重任,而张建国,恰好符合她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张建国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拖累,而且对何家也十分上心。
只能说,她对张建国,心怀感激与担当,非是情爱。
何家丽
那么这种情感上的偏差,也给她的未来埋下了不幸的隐患。
直到何常胜的意外离世,让何家的生活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何常胜曾经说过,他要是不在了,就让大女婿张建国来掌舵。
其实对于何常胜这一决定,还是非常理智的,毕竟张建国为人正直,责任心强,又是干部,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但没想到的是,何常胜的愿望最终没有达成。
就在这个时候何家丽站了出来,因为她这个从小就渴望自己做一名顶门立户的长女,当然她也从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这期间,她联合母亲刘美心和奶奶何文氏,组成了一个“家委会”,共同管理何家的大小事务。
正是这个原因,让何家丽的强势和掌控欲,在这个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但这却并没有给何家的成员带来一个好的体验,她虽然事事亲力亲为,事事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为了妹妹们好,可她太过强势了,她不容任何人质疑她的决定。
更离谱的是,她不仅安排妹妹们的婚事,干涉她们的工作,甚至连她们的日常生活都要插手,她就像一个操盘手,试图掌控着每一个棋子的走向。
何家丽、张建国
随着她管的越来越多,她跟妹妹们的争执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何家艺的婚事,更凸显了何家丽对家人的操控。
说白了就是,何家丽一直都在以自己的标准为妹妹挑选对象,完全不顾何家艺的个人意愿。
虽说自老父亲因救人牺牲后,何家丽便回了娘家,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不可否认的是,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这个家庭上,为了妹妹们,为了这个家,她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但她所做的一切并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妹妹们对她有怨言,觉得她管得太宽、太强势,两个儿子也因为她的疏于管教,没能成才,甚至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张建国、何家丽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晚年的何家丽,被何家喜赶出了家门,落得个孤苦伶仃的下场。
只能说,她为了家庭牺牲了太多,却最终失去了所有。
何家丽的无奈
或许何家丽自己也不明白,明明她把一切都给了何家、给了妹妹们,但为何却落得了个招人嫌的下场?
其实她是出于好心的,但奈何她错把责任当成爱,用控制代替关心,最终导致了家庭的分崩离析。
而在这期间,张建国这个被何常胜寄予厚望的女婿,在这个家庭中却显得有些尴尬。
张建国
他虽然是何家丽的丈夫,却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家庭,他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照顾妻子和孩子,孝敬岳母和奶奶。
但遗憾的是,他始终都是一个外人,始终都是一个无法真正参与家庭决策的外人。
其实一直以来,何家丽也非常感激他的付出,更依赖他的支持,但她对他,始终缺乏真正的爱情。
说到底,她心里还是忘不了汤为民,那么这种情感的缺失,也让张建国在这个家庭中始终找不到归属感。
她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却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妹妹们对她心存怨恨,两个儿子也让她操碎了心。
何家丽
一直以来,她搜一心想得到爱,渴望被人认同,可到最后却弄丢了真实的自己。
可以说,她用一生的时间,去扮演了一个“好女儿”、“好姐姐”、“好母亲”的角色,却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人生。
而张秋芳就和何家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她并没有何家丽那样能干,但她却懂得经营婚姻和爱情,也使得她获得了幸福美满。
其实说到底,何家丽似乎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晚年的悲剧。
因为何家丽出身时,姐姐何家美恰好离世,她的母亲刘美心也因此把姐姐的死强加到了她的身上,以至于她从小就不受待见。
何家丽
一直到八岁那年,何家丽才终于被奶奶带回了父母身边,可没想到,她本以为会获得父母的疼爱和关怀,却不曾想,她面对的依旧是冷漠和忽视。
再加上家里的孩子多,父母更是没有精力再去顾她的感受了。
于是在这样的现实下,年幼的何家丽,只能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学着照顾妹妹,承担起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责任。
这期间,她总盼着得到父母的肯定,哪怕只有一句夸赞,但却从来没能如愿,尤其是父亲那句“丫头不如儿子”,才是狠狠地刺痛了何家丽的心。
而遗憾的是,何家丽任劳任怨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落得。
也正是见识了这一幕,张建国也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在何家丽的心中只是个各取所需的工具人罢了。
张建国
他知道何家丽是何家的大姐,也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得是她要去做的,但却没想到,她似乎做得太过了,这样不仅没能达到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管怎么说,何家丽之所以会有这样强烈的“上进心”,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里重男轻女的观念,她从小就被这种观念洗礼,也就造就了后来的悲剧。
而何家丽执意回到娘家,不愿张建国掌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心中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她一直都想要去证明自己,证明她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但到头来,她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还辜负了曾经最爱他的男人张建国。
不过好在最后,他们两个还是一步一步走向了幸福,而何家丽,也成了何家最幸福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