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城记智库雨林

  据说,希腊德尔裴神庙最著名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了解自己,读懂“家底”。

  本次批复,西安既有独一无二的城市定位 (《》) ,也获得关键指标 (《》) 。这次西安又拿下第一:生态红线占比第一!

  “站在全国看西安!”在最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下,结合“八水绕长安”以及大遗址带来的大生态,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西安。

  占比:获批城市第一

  通读历史和经济,就能理解“地理是一切的塑造者”。 谈及城市发展,必须要将地理置于时代线中 。

  “生态保护红线”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进行更高的监管。涵盖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等。

  它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和性质不改变。对城市而言,它是决定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

  

  西安“生态保护红线”占比第一◎制图/城记智库

  因为地理形态具有“先天性”特点,而“绝对值”受全域面积有关。所以,比例就成为核心看点。

  在“生态保护红线”占比方面,西安以37.6%毫无疑问拿下“第一”,面积相当于上海的30倍(指标暂不含纳入西咸新区,若计入西咸新区,这个指标仍达35%左右,排名国务院批复城市第一)。

  为何西安比例如此之高? 这是因为秦岭。


  秦岭是西安核心水源地◎来源/周至融媒

  秦岭在陕西省范围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 为全省75%以上自然生态系统、7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以及8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有效保护 ,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

  得益于秦岭,西安森林覆盖率达48.03%,在已公布数据中位列北方省城第一

  为此,陕西付出巨大的努力:2020年秦岭监管平台启用,覆盖6市39县508个乡镇,共计2510个网格单元,配备近8000名网格员。同时,秦岭北麓的子午峪、仙峪等31个峪口也进行智慧化管理升级。

  对比:不同城市的特点

  “万亿之城”序列中,较高占比的还有杭州、北京、广州和福州等

  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都是山水俱佳。随着农耕文明时期“靠天吃饭”时代的过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良好的环境也铸就了如今更佳的生态资源和人文基底。

  不过从要求和方向来看,自然山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红线”还存在诸多不同 。

  

  西安“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亦巨大◎制图/城记智库

  比如重庆,山地占比达到76% 。

  因为城市发展特点不同,重庆“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其“生态保护红线”占比最终划定为23.3%。这点杭州也类似,山区占地比例为65.6%,但“生态保护红线”则为27.9%。

  面积巨大的重庆和哈尔滨,“生态保护红线”皆超一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绝大部分东部城市全域面积 。

  

  北京和杭州的地理形态◎来源/查理看世界

  在2023年,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数据显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完整保护起来 。

  “生态保护红线”的确立和划分,已为西安奠定了真正“山水之城”的地位

  趋势:走向“山水之城”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一千多年前,王维写出千形万态的终南山。 物理意义,它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中央水塔”;文化意义上,“华夏龙脉”足以形容它的地位。

  千年以往!当时光走到了今天,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构成,并延伸出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以及公园指数等指标

  自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诞生后,“八水绕长安”成为长安山形水胜的最佳描述。 正因如此,关中成为中国最早“天府之国”。用在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西安及城市周边地理形态◎制图/城记智库

  正因对秦岭的严格保护,

  西安森林覆盖率是北方省城第一

  作为“秦岭下的都市”

  生态将是城市未来新的竞争力

  在2022年,西安启动秦岭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包括生态修复和河道岸堤修复等,涉及四区二县,总面积达6466平方公里,构建“一屏、一带、一山、六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鄠邑区的天桥湖成为“新打卡地”◎来源/西安文旅

  随着“八水绕长安”恢复、文物遗址保护以及规划的进步,西安城市绿化也有着显著提升。

  有消息显示西安绿化覆盖率约42.5%,也位列北方省城前列

  同时,西安成为近些年首个年均雨量破800毫米北方省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此同时,在“引汉济渭”助力下,西安缺水瓶颈被彻底破除。西安,正逐步回归“八水绕长安” 。

  

  自古长安,是“关中自古帝王州”。如今,西安已形成“一山九塬八水七田”的自然地理格局。

  在严格的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下,通过西咸新区增加的城镇开发边界,西安全域获得史上最充裕的可开发空间。作为中国高密度城市代表的西安,未来还可承载至少600~800万人口增量

  文=城记智库雨林

  ©版权声明:封图为秦岭石砭峪,城记版权所有
相关制图详见备注,转载请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