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芳杰
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告别追悼会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早上8点,武昌殡仪馆门前就站满了身着黑色服装的悼念群众,排队的人形成了几道弯,一眼望不到头。一束束鲜花,是道不尽的哀思。
市民送别黄院士。图据新华视点
隐姓埋名30年,赫赫“无名”却在护佑祖国安宁。他是国之栋梁,也是民族星空中闪亮的星星。在接近零摄氏度的寒风中,不少家长牵着小朋友的手,献花致敬。更有携全家跪地,行中国人最真挚的跪拜之礼。甚至有家长带着孩子,专程从河南赶来祭奠。“要让孩子懂得,是黄老这样的科学家,让我们的国家挺起了脊梁!”这是普通群众的肺腑之言。
青年兴则国家兴,对于正在成长的00后、10后新生代来说,追星就要追科研报国、勇攀高峰的无双国士。“做事要有个方向,要立志做大事。”在与青少年接触中,黄旭华总是现身说法,告诫祖国的未来一代,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市民送别黄院士。图据新华视点
黄旭华身上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家精神,也在更多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共同书写。他们一生耕耘、勇敢开拓、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爱国情操,需要薪火相传、接力前行。
大国重器从无到有,科学技术从广度到深度,国家崛起之路上,是他们的星光为后辈照亮前路,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为后辈铺就奋斗的星途。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追思、我们铭记,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