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黄旭华老先生仙逝了,享年99岁,没有黄老,我们国家就造不出核潜艇,可很多人不知道,为了守护14亿中国人,黄旭华背了30年“不孝子”的骂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入列海军服役,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背后是以黄旭华为代表的第一代核潜艇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上世纪50年代一个阳历新年,黄旭华因公出差回到了故乡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一趟汕尾老家,来去匆匆,母亲送别自己的儿子,只有简单的几句叮嘱:你自小就离家,以前是战争纷乱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父母老了,还望你常回家看看。黄旭华流着泪答应母亲,可没想到,这一别就是30年,等到下一次见面时,父亲和二哥已经不在人世了。
30年没回家,黄旭华被亲人埋怨“不孝,忘记了养育他的父母”,多年之后,当母亲读到了儿子寄给他关于核潜艇研发事迹的文章,依然不能相信文章上“黄总设计师”就是自己的儿子,直到读到了“妻子李世英”时,看到媳妇的名字她才肯信,这个老人在弥留之际把所有的子孙叫到身边,说了一句让黄旭华一生都无法释怀的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
自古忠孝难以两年,在黄旭华选择隐姓埋名之时,国家正在面临着更大的危机。1959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当被问到苏联的核潜艇技术时,赫鲁晓夫傲慢地说,这个问题太复杂,而且价格昂贵,中国搞不了。
彼时,中苏关系出现转向,几个月之后,赫鲁晓夫下了一道命令,援助中国的1390名苏联专家,全都被撤走了,343个合同就地撕毁,257个技术合作项目也被废除。在此背景下,伟人批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句话让全国的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黄旭华接到了上级的绝密任务,想也没想就投入核潜艇研发的工作之中。
当时,中国不仅没人懂核潜艇技术,连相关的新闻报道都很少,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黄旭华和同事大海捞针似的在海外的报道杂志中搜罗关于核潜艇的信息,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他们把科研人员分成了三个组,分别计算核对结果,直到得出一致的结论。
核潜艇之所以难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射导弹,要先从水底把导弹推出去,升到空中后再点火,但发射出去之后导弹就不可控了,位置会变动,这比在陆地上发射难度大了好几倍,黄旭华心里始终在算账,4000多吨的艇,要装上5万多台设备,每台设备的重心在哪里,最后调整出发射的最佳位置。
就是这么原始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在1970年完成下水,四年后正式加入海军。可这只是研发工作的开始,1988年,第一代核潜艇深浅试验成功,黄旭华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此后的几十年当中,他依然潜心核潜艇研究,在关键时候给年轻人撑腰打气,时不时的扮演场外指导,直到去世前,他依然每天早上八点半就到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共向13人授予了国家荣誉共和国勋章,这13个人当中,有7人已经逝世,除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还有知名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于敏,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美劳模申纪兰、独腿英雄张富清,以及东风导弹之父王永志。
于敏一生为国奉献,1933年日本人在河北省扔下燃烧弹时,他被抱进菜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造出比日本人更厉害的武器,1961年,钱三强找到已经研究了10年原子弹理论的于敏,要他转行研究氢弹,于敏只说了一句话,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研究的氢弹不仅结构能长期储存,而且维护成本极低,到目前都没人能够超越。
孙家栋总结自己的人生,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中国哪里需要人才,他就在哪里出现,他就去做。1970年4月,在孙家栋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响彻全球,从此开启了中国的航天时代。
袁隆平深感三年自然灾害中百姓的疾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竭尽全力寻找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1964年,他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又在1970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他用全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还把杂交水稻带到了越南、印尼等国家,让全人类都能受益。
申纪兰1953年入党,是新中国妇女解放和农村发展的杰出代表,1951年,妇女的劳动报酬只有男性的一半,申纪兰被选拔为生产合作社副社长之后,组织妇女和男性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证明女性劳动力不逊于男性,率先在村子里实现了同工同酬。
张富清64年深藏功与名,在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竟然把自己的事迹藏得好好的,直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的故事才被发现。
出生在辽宁的王永志,18岁时听到抗美援朝的新闻,暗暗立志长大要参与国防建设,他考入清华学习飞机设计,因国家需要又改学导弹火箭设计,他的一生做的都是组织交办的事,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终成时代楷模。
今天我们再读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感动,更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正在抖擞着精神,为祖国人民的安居乐业,筑起最坚实的城墙。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点赞支持的明星,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