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最坏的结果,是连问题和人都不好好解决,只精雕细琢一篇通稿,便可抚平天下,人和事全部消停。

是的,我说的是集采药的通稿。我认为这是一篇通稿而不是新闻,理由 等已经说得很清楚。

朋友圈一位前媒体老师说这篇稿子采访不合格,我则认为这篇稿子并无采访,有关部门内部的笔杆子熬几个大夜,吸掉几条华子,喝光几箱红牛,结果便如你所闻。

放到十年十几年前,想要应对舆情,还需要在网上找到抱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具体医患,左分析右归因,最后再定论“多是他人转述和主观感受”。

现在简单多了,隔空扣一篇大作文,舆情便很快消退。接下来,加强医疗系统内部的管束惩戒,不许医护人员再发声,一床大棉被就捂得天下太平。

再有人用集采药“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就要反思自己的体质是不是不够爱国。

一个人的心坏了,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崇洋媚外的人,只对欧美日本的洋药有反应,这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政府和社会为什么要惯着这些人。

信不信过不了多久,质疑集采药质量的人会被打成敌对势力。“我是中国人,只吃集采药。”将国潮复兴。

可能编发这条通稿的人,和审批这条通稿的人,享受的是一样的医保待遇吧。

很多年前,我还在做记者,就对一些同行提建议:

信息源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代表所述就一定是真相。你最多可以说某地政府或某部门今天说了什么,怎么说,而不能直接将政府通稿当成客观事实。

在不少次突发事件中,我和现场的同行在援引官方说法后,经常会补充自己的采访与官方不一致的部分,即使追问不出真相,也要告知读者“真相并非他们所说”。

现在呢?

这基本是集采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舆情了。自祈多福吧,中老年患者朋友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