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介石逐步掌控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过程中,曾经担任过很多职务,而其中最让他难以割舍的则是黄埔军校校长一职。

在我们看来,这一职位并不显赫,要权没权,要钱没钱,根本不是什么香饽饽。



不过当我们仔细研究蒋介石的生平事迹之后便能发现,黄埔军校校长这一职位最受他的重视,哪怕后来他当上了民国的总统,却依然还坚持出席军校的毕业典礼。

那么这究竟是为何?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黄埔军校为蒋介石培养了一大批嫡系将领,而这些人正是他维系独裁和反动统治的根基。



既然如此,想必当时对这一职位虎视眈眈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为何蒋介石能脱颖而出,将这一美差抢到手?

南下护卫

当蒋介石在民国政坛一路崛起时,身边出现了不少贵人,而其中对他帮助最大的自然当属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他将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革命的事业上。



在这条路上,孙中山走出了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就让他成为了革命者中的领袖人物。

自古以来,朝中有人好办事都是一条铁律,蒋介石本着投机的思想,自然知晓孙中山的能力,所以他便在孙中山面前鞍前马后。

当然,人心隔肚皮,孙中山自然无法看透蒋介石心中的小九九,只是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革命者。

后来陈炯明叛变导致革命事业受到阻碍,孙中山被迫躲在船舰上避难,蒋介石听闻之后二话不说,立即南下登上船舰整整护卫了孙中山长达40多天。



在这段时间里,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忠心感激涕零,在此之后,对他自然也是百般器重。

只是让蒋介石想不到的是,黄埔军校筹建之时,孙中山心目中的校长人选并不是他,排在他前面的还有两个人,这一度让蒋介石很惆怅。

校长人选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建立一所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也被提上了日程。

经过多次磋商之后,最终将学校的位置定在广州黄埔,这便是黄埔军校名称的由来。



军校在筹备之时,校长的人选也经过多次商议,最初提议是由孙中山兼任,这样就不会有人反对。

只是当时孙中山身兼的职务实在太多,再加上终日革命让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所以对于这一提议,他实在无力胜任。

孙中山也明白校长人选,关乎着革命大业,所以他推荐了两个人,谭延闿和许崇智。

谭延闿对黄埔军校校长一职并不感兴趣,所以当他得知孙中山的提议之后,立即表示不愿担任。



强扭的瓜不甜,孙中山自然不好勉强谭延闿,不过许崇智倒对校长很感兴趣。

蒋介石听闻之后自然无比心慌,所以他决定要用实际行动来争一争校长的位子,而他所沿用的策略就是巧妙逼宫。

巧妙逼宫

在黄埔军校快要建成之时,许崇智由于个人作风问题与校长的职务失之交臂,而经过国民党大会表决,则计划由程潜担任。



蒋介石眼瞅着大局已定,他则不辞而别直接从广州去了上海,来了个以退为进。

当然,在这时候蒋介石也没有闲着,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张静江身上。

张静江在国民党内的地位非常高,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孙中山尊称其为“革命圣人”。

蒋介石找到张静江向他透露了自己想要当校长的想法,张静江对蒋介石很看好,他觉得蒋介石担任这个校长着实很合适。

于是他便亲自给孙中山写信,推荐蒋介石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



孙中山对蒋介石的护卫一直很感激,他接到张静江的来信后,立即顺水推舟,在国民党大会上提议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

由孙中山和张静江两人共同推荐,蒋介石自然毫无悬念当上了军校校长,而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发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