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战,蒋介石记住了陈明仁这个名字,叮嘱立功,从一个小连长,飞速提拔为营长。
阴差阳错,北伐中,陈明仁再救蒋介石一命,疑心重如蒋介石,心理也不再设防,想通过当“红娘”之举,撮合陈明仁与国民党要员的婚事,曲线圆梦,将陈明仁留在国民党。
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1949年8月,陈明仁携程潜通电起义,毛主席很高兴,深思之下,将原本属于林彪的解放军二十一团司令员的位置,拱手给了陈明仁。
林彪也是服的,与陈明仁有过交手,而他,输的彻底。
内斗的牺牲品
陈明仁选择共产党,很大一部分原因,罪在蒋介石用人不当,更在国民党内勾心斗角太甚。
四平一战,是陈明仁与林彪的血拼,陈明仁立志不攻下四平绝不罢兵,林彪领到的任务却是死守,对标的立场,足足打了一个月。
彼时心中还满是蒋介石的陈明仁,立下遗嘱,死守四平,虽是要地,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舍,权衡之后,继5月18日的主动退出又武装试图夺取后,毛主席在6月30日致电林彪,劝其放弃攻城。
攻和守,陈明仁都做到了,本该领功之人,却因一号人物的错用,就此背离了蒋介石所在的国民党。
陈诚奉蒋介石之命令来到东北,与陈明仁有旧怨,更知功高盖主,明察暗访,落实了陈明仁几项罪名,高职就这样被撤,战场上的将军,摇身一变成了闲散在家之人,坐不住,开始复盘,越想越觉得蒋介石不是可靠之人,既不能为清白者主持公道,为何还要效力于他?
与程潜一拍即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通电起义,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实干者,毛主席欢迎,有点“刺头”,但并不属要紧事,伟大如毛主席,最擅长调兵遣将,有脾气的陈明仁,反倒更合“胃口”。
世界上最不怕死的人
对战陈炯明的1925年,还是个新兵,却冲在队伍的最前,用一个排的兵力缴获了一个营的枪,有能力,更有血性。
惠州一战,亲眼目睹团长刘尧宸被敌人子弹一枪爆头,怒火上涌,直接开始对着副连长交代遗嘱,一人开路,旗帜插在城楼上的那一刻,结果已分。
正是这一战,让蒋介石注意到了陈明仁,高升因能力,步伐是比寻常人快了些,但陈明仁异于常人的,还有脾气。
1941年进入云南昆明,负责修建工事,活很累,穿的也破,心里难受,未曾想,穿着破烂的官兵正好被前来旅游的蒋介石撞见,功不奖,罚的倒是挺快,正委屈着呢,又被降职,陈明仁直接跑到蒋介石面前叫板,紧张的气氛,要不是恰赶上龙云来访,不知会以怎样的结果为终。
生气,却也做不了什么,陈明仁还是活跃在战场,1943年的滇西反击战,趁日军不备,成功发起猛攻,敌人遭受重创,一战再成名,陈明仁成了军长。
官职高要紧,但不是最要紧的,陈明仁的急切,是想完全取得滇西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也注定了,回龙山一战,必须赢。
立下军令状,三天攻下回龙山,还真做到了,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外忧结束,内乱开始,而在四平攻受中犯下的血泪,也成了陈明仁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晚年在自传中的剖析,仍说“这是我平生一段罪恶最深的历史”。
能自省是好事,能重用,因起到了巨大影响。
程潜和陈明仁的起义,成了新中国成立的临门一脚,越多人认识到,国民党残部的唯一前途,便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做了正确的事,心里仍过不去,1949年9月受邀去毛主席家中吃饭,席间主动提起了四平之战,内疚不掩。
伤亡已发生,毛主席表示理解,得知陈明仁想在军事上继续发力,便用“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为由给了他二十一兵团司令员的位置。
不忘糟糠妻者证意志坚定
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有声音,没回响,原因在,陈明仁用绝对的成绩,压下了所有,也证明了自己,本就不是忘本的人,决定好的事,认定的人,任凭别人怎么说,都不会变。
21岁决定投报黄埔军校,祖母不同意,糟糠妻偷偷卖掉了娘家的猪,得到20块大洋,全给了陈明仁做盘缠,恩情记在心中,故蒋介石屡犯做媒之心,陈明仁都无动于衷,1933年便将妻子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有如此定力,既归顺,就不会再变,任劳任怨,为中国守好了南疆大门,功劳可见,1955年授衔,上将中,有陈明仁一位。
他很激动,从军三十年,第一次收获上将军衔,由衷感谢中国共产党,落在实际行动上,是工作上的更加努力,可走南闯北,身体早就落下了病根,1968年9月,慢性风湿病再次发作,思来想去,也到了休息的时候,向中央递交了回长沙离职休养的申请,不舍,也做了批准。
周总理的安排下,当地政府给陈明仁准备了一套花园楼居住,以为可以延缓生命的流逝,1972年,却染上了癌症。
获知消息的周总理急忙将陈明仁接回北京治疗,苦撑了两年,1974年的5月21日还是离世。
无人能决定生命的长短,却可以靠双手升级人生的价值,弃暗投明,是陈明仁所做最正确的一件事,他的悔恨,因曾向自己人举起过屠刀,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没为错误坚持到最后,也算是个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