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法宝”。提案办理的质量关乎高质量发展的愿望,传递着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着时代的诉求。
如何让提案办理工作“质效双升”?沙坪坝区政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系统重塑办理环节,从全流程紧盯“质量”到提升“分量”。
系统重塑办理环节,形成了提案会上办,提案见面办,提案领导办,提案“回头看”的工作流程。随着办理环节的不断完善,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得以建立。委员们发现,提案办理的质量越来越高,分量越来越足。
2024年,沙坪坝区政协共收到提案536件,经审查立案284件,并案后交办257件。其中,由沙坪坝区政府区长肖庆华、区政协主席杨邦维等区领导督办提案29件,“回头看”提案3件,开创了提案办理工作“质效双升”的生动局面。
提案会上办
有关部门和单位现场办理
去年1月11日,正值沙坪坝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举行。在大会紧张的议程期间,沙坪坝区政协特地安排了“1号提案”办理会。针对“1号提案”提出的建议,邀请相关政协委员当面提出意见,并让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办理,高效形成办理意见。
该1号提案为《关于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由沙坪坝区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提出,并和区政协委员奚伊、韦玮的提案实施了并案。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沙坪坝区首要主导产业。近年来,沙坪坝区以赛力斯为“链主”,引进广东文灿、宁波拓普、河北立中等核心零部件企业,逐步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整车+零部件”协同发展,初步形成“整车—三电—轻量化—铝合金—汽车模具—汽车软件—国际贸易”的产业链。
然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一首要主导产业仍面临产业规模较小、转型升级较慢、上级支持不够、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沙坪坝区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围绕招商补链、搭建平台、成果转化、跨界协同和配套政策等提出了5条建议。奚伊、韦玮两名委员,则将目光聚焦在产业链和电子芯片技术上。
“我们将通过契合实际、切实有效的举措来落实提案建议。”听完委员们的建议,沙坪坝区政府副区长凌健及提案主办、协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提案办理现场纷纷表态。
提案主办单位该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实施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行动,区属工业、软信产业“倍增计划”,技改迁改、数改智改专项行动。
该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回复,将重点围绕赛力斯、长安供应链体系,加强与核心配套商对接,通过订单式招商、投促联动等方式,深化“链主+配套”的产业链集群发展体系。
提案见面办
搭建起提案办理的交流平台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提案者和办理单位“纸上谈兵”“电话过招”“碍于面子评价”等情况。可能一件提案办理完结,双方却从未打过照面,难以真实评估委员的满意度和办理单位的认真度。
为此,去年4月16日,沙坪坝区政协副主席曾康组织召开了十五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集中见面会,组织重点提案承办单位与提案者面对面沟通,提升提案办理质效。
当天,提案委员和办理单位负责人同桌而坐,先前双方还有些不自在,因陌生而没有言语。但随着话题的破冰,交流的深入,彼此间越聊越有劲头。
“作为政协委员,提案是为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不是有意‘找茬’。”“黄委员的建议很中肯,我们在工作中进行调整。”“雷委员,听说你有招商引资的资源,能不能帮忙引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面对面交换意见,既推动工作,又加深友谊,商商量量间,提案办理中的难题迎刃而解,还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基础。
曾康说,重点提案集中见面会的召开,为重点提案承办单位与提案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有利于发挥重点提案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提案办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曾康认为,要准确把握重点提案的本质,做好同题共答。要准确把握提案工作定位,充分认识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提案办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提案承办单位办理好提案既是政治义务,也是职责所在。要准确把握提案工作的协商属性,坚持将协商贯穿于提案办理的全过程,在协商中找准方向、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促进提案工作的提质增效。
提案领导办
提案者为办理情况点赞
去年,沙坪坝区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共确定区领导督办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重点提案29件,其中,区委领导督办9件,区政府领导督办9件,区政协领导督办11件。
去年5月7日,沙坪坝区政府区长肖庆华组织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举行专题工作会,通报提案办理进度和工作落实情况,并对办理工作提出要求。
肖庆华说,沙坪坝区是教育大区,高校林立,政协委员中有不少专家教授,每年两会时委员们发言热烈,提出的提案质量很高。提案是委员们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对于可以实施的应该采纳,对于现阶段不能实施的一定要加强沟通。
“提案凝聚着委员们的心血,一些提案还十分专业,这是改进政府工作的有效路径。”肖庆华说,对于一些重点提案的办理,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拍拍脑袋”、“写几张纸”,该调查要去调查,该研究要去研究,该座谈要去座谈,这对于政府履行职责、改进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肖庆华说,委员们站位不同、视角不同,为政府做好工作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是全方位的出谋划策。当然,对于现阶段不能实现的建议,首先要对委员们表示尊重,办理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去年7月15日,沙坪坝区政协主席杨邦维率队对两件重点提案进行了督办,一件是《关于以西南药业新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议》,另一件是《构建沙坪坝区产业数字赋能平台(中心)的建议》。
针对第一件提案,办理单位对此开展专题调研,多部门从顶层设计到细分领域联合行动、专班推进。目前,针对该提案建议启动的国药太极西南医药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规划方案、环评、能评等编制,以及调规土地交易手续等,排洪渠改道和同程路改建工程有序推进。提案者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第二件提案,承办单位则充分结合该提案建议和沙坪坝区实际,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转型和产学研融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革区委会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提案“回头看”
践行“不以办复为办结”的理念
有效解决提案“答完未办完”等问题,推动提案真落实,巩固办理成果,提升办理质量。去年12月26日,沙坪坝区政协组织提案委10余名政协委员前往该区经信委,对该委一年里办理的三件重点提案工作进行“回头看”,真实了解提案者对提案办理单位的满意度,以及办理单位针对复函的落实情况。
“提案建议加快推进沙坪坝区先进感知产业发展,感知行业实践大多在沙坪坝的高校进行研发,但应用场景的落地并未放在沙坪坝,校企地合作还需进一步落实”“提案建议加快我区农村区域天然气管网建设,现阶段青木关镇管网建设工作推进力度稍显不足,建议加大推进力度……”
提案委委员“连珠炮”式的集体发问,让办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如坐针毡”。办理单位有的工作人员发现自己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还立即拨打电话询问落实情况。现场“红红脸、出出汗”的氛围令人们记忆犹新。
沙坪坝区经信委工作人员表示,原以为只是走走过场,没想到如此“逗硬”。这也为他们以后办理提案工作提了醒,“提案办理不应只是落在纸上,更要落在具体的工作上。”
记者了解到,这是沙坪坝区政协首次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工作,旨在践行“不以办复为办结”的理念,以持续跟踪督办的方式,促进提案建议充分采纳和办理承诺事项落地见效。
一年来,区政协提案委联同区委办、区政府办、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督办,开展了定期通报提案办理情况、现场调研提案办理落实情况、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评议、提案办理“回头看”等工作,确保提案办理落实到位。
随着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越来越高,提案的分量越来越足。《关于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等提案,提出了强化集群打造、加快转型升级等建议,进一步提升沙坪坝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关于促进在区高校科研成果本土转化的建议》等提案,推动沙区将“声景大数据技术”等11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于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桥南社区出行难问题》等提案,推动创造性开通区内第一条响应式公交,有效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这些提案中的“金点子”,经过办理和落实,都变成沙坪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提案连着民心,汇聚民情,办好一件提案,不仅能“受益一片”,更能“团结一片”。下一步,沙坪坝区政协还将继续强化质量导向,持续推动提案工作质效提升,以提案之力持续赋能沙坪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通讯员 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