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的王女士在产后 3 个月时,遭遇了咳嗽漏尿和腰疼的困扰。起初,她选择自己在家跟着线上视频进行锻炼,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不仅症状没有改善,反而有所加重。

两个月前,王女士来到了盆底康复中心寻求帮助。在这里,医护首先对她进行了全面评估,随后根据评估结果为她量身制定了治疗方案。通过电刺激来激活盆底肌肉,同时借助生物反馈技术监测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肌力会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能清晰查看王女士发力是否正确、肌肉放松状态如何,以及是否存在腹部代偿等问题,从而帮助她正确地进行肌肉锻炼。

经过一个疗程的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王女士之前咳嗽漏尿、腰痛的症状全部消失了,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疗程结束后,治疗师还对王女士进行了居家锻炼方法的健康教育及指导,确保她在家也能够持续维护盆底健康。

你知道吗?

其实盆底健康可不是单靠锻炼就能搞定的哦!

一旦确诊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对于轻度的盆底问题,可以先从保守治疗开始。盆底康复训练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将盆底肌肉的活动信息反馈给患者,让患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盆底肌肉收缩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电刺激疗法则是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使其被动收缩,增强肌肉力量。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等自主盆底肌肉锻炼也非常重要。

对于较为严重的盆底器官脱垂或尿失禁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修复或加强盆底支持结构来改善功能。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盆底健康小细节,让你轻松get!

1.产后宝妈,别急着变身“小蛮腰”

很多宝妈产后都急着恢复身材,但长时间佩戴腹带可不是明智之举哦!它不仅会影响呼吸,而且还会导致腹内压增高,给盆底增加向下的压力,加重盆底负担。剖腹产的产妇为方便下床活动,减少腹部伤口的张力,防止疼痛,早期可适当使用。

2“葛优瘫”虽爽,其实都在悄悄伤害

盆底肌肉!

很多人都喜欢“葛优瘫”或跷二郎腿,其实无论坐还是站,都应该保持骨盆的中立位,避免长时间前倾或后倾,良好的体姿体态是盆底肌肉功能健康的关键!

3排便习惯也关乎盆底健康?没错!

规律排便、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是保护盆底的小妙招。记得合理饮食,粗细搭配,防止便秘哦!

4提重物?还是让宝爸来干吧!

重体力劳动、长时间提重物,都是盆底肌肉的“大敌”。为了盆底健康,还是把这些活交给老公干吧!同时,控制体重也是保护盆底的重要一环哦!

5咳嗽、打喷嚏也伤盆底?教你一招!

养成保护盆底的小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要同时收缩盆底肌!因为腹内压瞬间增大,对盆底肌有很大的冲击,容易发生漏尿的情况。

总之,盆底健康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的姿势习惯到各种生活行为,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尤其是产后宝妈,更要格外关注自身的盆底健康,掌握科学盆底康复的方法,以良好的状态享受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并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盆底健康保驾护航,拥抱更加美好的每一天!

文字|保健部护理组 李晓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