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纪

2024年12月,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的500千伏戴楼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淮南首座500千伏GIS变电站,同样也是安徽省首座建设运投后由地市供电公司自主运维管理的500千伏变电站。作为一座双“首个”变电站,它有效缓解了皖西北片区500千伏外送断面潮流输送压力,进一步优化了淮南地区网架结构。

刚刚过去的蛇年新年,是这座变电站的第一个新年。

春节开工后走访戴楼变电站,同行人员却吃了个闭门羹——此时,电网工程师朱路春正带着他的徒弟段名荣例行巡检。直至中午十一点半,在变电站细微的电流声中,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才在大家的视野中出现。


朱路春(左)与段名荣(右)抄录气体压力值。国网淮南市供电公司供图

“不好意思,让各位多等了一会。”黄色的安全帽,蓝黑色的棉工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朱路春搓着双手,嘴边冒着白气,此刻还有些气喘吁吁,还没从刚刚的巡检中平复下来心率。

三天一次例行巡视、两周一次全面巡视、一个月一次熄灯巡视,在朱路春的规划中,这些都是不能被耽搁的事情。戴楼变电站里55个巡视点位、484个压力表计、8000多个标签标识,朱路春如数家珍。

从去年8月开始进行生产准备,戴楼变电站就成了朱路春的“第二个家”。“9月份开始收资,10月份设备调试,11月份就要检查辅控、消防、二次保护,戴楼变电站是我亲眼看着一点点建起来的。”


二次屏柜后台抄录对比数据。国网淮南市供电公司供图

尽管看着戴楼变电站“从无到有”,但是维护GIS设备的运行却是头一遭,在电力系统工作了12年的朱路春刚开始时依旧有些手足无措。

朱路春指着远处的金属管道介绍着:“你看,电气设备被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这里充满了绝缘的六氟化硫气体,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使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也更加环保。”

“所以,不同于传统变电站,GIS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全部都被管道所包裹,无法通过肉眼和测温计等设备作为标准,能够反应管道情况的只有压力表。”朱路春说,“所以我们要把巡视工作做在前,及时记录每块压力表的变化动向,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前评估排查。”

于是,抄表成了运维队日复一日的重点工作,多巡视、勤巡视,刻在了戴楼变电站运维队每个人的日程中。“如若发现异常情况,我们能在5分钟内及时上报网调,15分钟内对现场情况汇总说明,下一步就将对事故现场及时进行处理,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抄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及泄漏电流数值。国网淮南市供电公司供图

去年12月,戴楼变电站来了三位新人,他们中最大的28岁,最小的只有26岁,戴楼变电站运维队也由此成为淮南供电公司平均年龄最小的运维队。

“虽然新人年纪小,但是他们本领却相当厉害,专业知识扎实,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也比较快。”朱路春对三位新人赞不绝口,“在GIS变电站,大家都是新人,都在接触新事物,都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这个新年,1998年出生的马永顺留在站里过年,这也是他第一个没回家过年的新年。“这种责任在肩的感觉挺奇妙的,除夕夜里电视声中传来春晚的声音,听着倒数的钟声,想到万家灯火有我一份力,心中就充满了干劲。”

新一代年轻人正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成为“电力守护者”的中坚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