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菜,北方的南菜,洋气的中餐,一个重视包容性、欠缺张扬感的小众菜系。在本地小吃逐渐被网络“妖魔化”的今天,我们可以试着换个视角,从不同场景下如何点菜的维度,去理解和品尝几个代表性菜肴,体验津菜厨师奋六百年之余烈成就的独特风味。
这不是津菜最好的时代,但卫嘴子有云: 应吃尽吃。
1404年天津建卫,成为中国唯一一座有生日的城市。二百多年后,汇成于商贾阶层的津菜登上历史舞台,这一登便是顶峰相见,史料有云,“北方食品之多,以津门为最,吴越闽楚来游者,皆以为津门烹饪之法甲天下,京师弗若也”。近现代社会风云的不断变幻,并没有停滞津菜不断兼容发展的脚步。在五方杂居、华洋错处的大环境里,由南而来的各大菜系不断向北涌入天津市场,与自成体系的津菜不断交融,逐渐发出本地特色,与各自的原生菜系走入不同的方向;而西餐的味觉影响也由特定人群扩散到百姓阶层,津菜进入第二个鼎盛期。
手写菜单(臻味私房菜)、碎熘鲫鱼及制作(惠宾餐厅)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的清真名楼被钦点入京,为国做饭。鲁菜系在天津厨坛的影响被人为放大,与此同时大众化的天津小吃蜚声海内,津菜的商贾出身,着实让其在矛盾中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1985年后的十五年间,津菜这个晚生小菜系通过引进、创新实现了快速复兴,进入最后一个鼎盛期;但也因过于强调技艺传承、依赖厨师发挥的特点,使其进入新千年后不再受到本地资本青睐,更难于外拓。天津人总说: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今天的津菜也随行就市,乐乐呵呵地隐入了这个城市零散的角落里,重复着“货卖于识家”的日常。
现在,让我们摆脱那些重复性的“流量推荐”,坐到那些津菜厨师当老板的大小餐厅里,点上几个菜。
王峰制作的烧二冬(惠宾餐厅)
本分的传统津菜馆子通常没有特别高大上的环境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桌距不大、些许嘈杂才是他们的惯常。别的桌上菜,香味很快会飘到你这里,所以特别适合一个人吃饭,你点一个菜,你享受到的可未必只是你这个。咱们以荤素搭配为前提,考虑食材通用性、技法突出性和区域辨识度,那么扒牛肉条这个菜一定不能错过。
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津菜技艺,扒菜技法中的“大翻勺”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白锅牛肉熟料码方形入勺,兑好料汁小火煨透,番茄片似花瓣状围边,与牛肉一起迎来那惊心动魄的一翻,成了,便是茄生巅峰,要知道同名的菜,京、冀两地只是牛肉厚片码放,可没有番茄半熟的酸甜韵味。
李杰(上)与杨志杰(下)制作烧扒大肠和栗子扒白菜时使用的大翻勺技法(惠宾餐厅)
扒牛肉条的形制可以直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天津和平区饮食公司,而这样的味型呈现和搭配灵感,或许不是妙手天成,而是受到了津派西餐的代表菜罐焖牛肉的些许启发,又或者说,是同一个消费群体使这两道菜相互之间产生了影响。
之所以把西餐冠以“津派”之名,可以简单地从“非遗”标准衡量:过百年、传四代;如果讲得深一些,天津本地西餐的菜单通常是德、俄、英、法的结合,无法用任何一种原生菜系来概括,因此统称津派。再往前深究,你会发现,最早出现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津洋菜馆,并非大家朗朗上口的那些译名餐厅、球会,而是“第一楼“和“鸿春楼”,从名称可以推断,当时的客群是本地人为主的。
扒牛肉条(玉泉饭庄)
蕃茄牛里脊(铭西餐厅)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依然说罐焖牛肉。刨开酥皮,裹上牛肉先吃上两大口,浓香溢满,再把留在罐里带着番茄汁儿的牛肉、土豆和(拌和)上大米饭,对本地人而言毫无违和感,这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天津妈妈可以人手一款土豆沙拉(là)子了吧。
罐焖牛肉(铭西餐厅)
土豆沙拉(赵大姑津味坊)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还是一个人的菜量,咱回到荤素搭配的前提,更新一下需求:口感多样性、小酌佐酒,那我端出来的菜必然是炒荤素了,名即达意,特别直给,特别天津。无论与哪位津菜厨师交流,炒荤素大概率都会被定义为“小菜儿”,可小菜儿丰富啊,有肉有面有菌类有蔬菜,而且内藏着津菜最核心的一条烹饪理念:“粗料细做”。
里脊要嫩、面筋要脆、木耳要弹,配黄瓜必须切成木渣片,配菠菜必须断取挺托的菜梗,一口菜一口酒、一口菜一口酒,你吃着挺美,这时候我问你,哪个是荤,哪个是素?对喽,我要考你的就是这面筋,早年间把面团水洗处理又经过炸制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当做素肉来用,因此面筋在这道菜里的角色从名称上讲属于素、从口味上讲属于荤。
炒荤素(惠宾餐厅)和高粮酒
哪怕北方各地都有面筋,多半也是小吃或是配菜,唯独天津厨师会想方设法地往仪式感上推。食材不怕低端,有手艺的加成就能卖上价钱,这是真本事。可以出虾籽笃面筋(笃应为“火笃”,下同)、虾仁笃面筋,可以出黄焖两样,也可以出扒肉条面筋。这还不算,怕就怕它单独成菜:素笃面筋,这边考验着厨师调味、那边考验着食客耐心。
要是你觉得不错,下次人多时可以预约一个华洋面筋或灯笼面筋,毕竟消费食材与消费技艺得到的快感是不同的,这是津菜粗料细做的精髓。同样是小炒,同样追求荤素搭配和口感多样性,炒米蛰也是颇具代表性的天津味道,有吹拂感的海米、有潮汐感的海蜇带来了浓郁的海洋气息,因为香菜的加入而赢得了更多的本地拥趸。有胃口,便值得一试。
虾仁笃面筋(八九不离食)
酿馅面筋(臻味私房菜)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人多一些,点菜的意见便会纷乱一些,食材上的周全与妥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一道在传统津菜中不入流、但在今日却成为主流的招牌菜品就该闪亮登场了:全爆。之所以说其不入流,因为这是一道敬菜。“敬菜”即赠送的菜肴,上不了菜单、算不上价钱,自有津菜记载起就是饭馆常例,因此要考虑不能成本过高、又要炫技以彰诚意,由边角料精制而成的“五花八丁”成为饭馆老板最优解。
爆全丁(热海饭庄)、全爆(八九不离食)
“五花”指胗、心、腰、肚、鱿,“八丁”指肉、鸡、鱼、虾、贝、肝、黄瓜、笋或荸荠,从材料上看,一道爆菜在极短的出品时间内要兼顾13种食材的火候,老板们的最优解成了厨师们的大难题:入味怎么办?传统津菜惯于提前入味,肉类、海鲜便于入底口儿,内脏类食材则不宜提前腌制,盐分增加的渗透压会导致食材失水、难于咀嚼。
天津厨师给出了成菜后脏器食材蘸虾油的答案,用海产发酵的咸鲜托住了各种脏器的独特味道和口感。在后来的日子里,五花八丁这个菜越来越多地受到食客追捧,简化成了八种主材、去除辅材的全爆,登上菜单并逐渐占据了主位,但不少食客来不及了解这菜背后的故事,会用已经给了底口儿的鱼、虾、鸡、肉蘸虾油,不免会留下津菜重口、过咸的吐槽。
虾爆鳝(赵大姑津味坊)
那么你好,全爆,咱们从现在起重新认识一下,然后再认识一下你的族群:第一位是爆全丁,在五花八丁还是敬菜的年代里,爆全丁才是菜单上标得上价钱的那位,没有脏器、不带虾油;第二位是爆虾肚,精选全爆中味道最浓郁、用料最挑剔、价格也最贵的两种食材单独成菜,带虾油;第三位是奶全爆,多见于清真菜馆,主材全部替换成清真食材,突出奶蒜复合香,可以追溯到旧时东洋进口的牛奶罐头,汁稠味厚的洋气确有西餐白酱之感,带不带虾油就是见仁见智了。
如果按爆菜接着讲下去,有酱油和醋烹入的老爆三,还有爆肉片、爆虾腰、爆两样族群也值得一说,探讨其与同名鲁菜的差异也饶有趣味。
爆两样(津鲁菜馆)
爆肉片(玉泉饭庄)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但我更愿意用不多的篇幅说道多食材的流行津菜:八珍豆腐。1985年合资的山海关豆制品公司成立,质地柔软,更利于大规模生产的盒装内酯豆腐第一次登上天津人的餐桌。津菜厨师从粤菜八珍豆腐煲中汲取灵感,用海陆八珍托起对内脂豆腐的精妙演绎。高温定型的脆壳改变了内脂豆腐易碎的外表,也锁住了内里半流质的浓郁豆香,但接下来的步骤,大部分人开始偷懒了。
今天在天津饭馆能吃到的八珍豆腐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的是海杂拌浇炸豆腐,纯粹瞎糊弄,不值一提;中档是用心切配的烧八珍给炸豆腐盖个帽儿,或者换成炸日本豆腐、炸老豆腐盖在烧八珍上,这是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基本功不敢保不出错。
八珍豆腐(热海饭庄)
真正有品鉴价值的出品是炸好的内脂豆腐还要回锅里滚汁,这是最考验厨师手法的环节:滚汁而非浇汁的豆腐出品时盖在八珍上面不能有裂口,纵使蟹黄、鱼肚、海参、干贝、扇贝、虾仁、鱿鱼、鸡肉这八珍烧制得再精妙也只能给豆腐作配。
同时期天津短暂出现过一家黑蒜子餐厅,为天津留下了另一道代表性流行菜:黑蒜子牛肉粒,而这次,津厨取材的出处远至南洋,黑椒底口来到天津融入了更多甜度和黄油香,颇有公馆私厨之风。
黑蒜子牛肉粒(惠宾餐厅)
人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再多点几个菜,所以我也再问你一次,真就是为了这口吃嘛?不装不立就为了吃?如果你还说是,那咱的车就开飚了。
晚清之前,天津本地饮酒习惯与津菜的起源一样受江南的影响,饭馆售卖的都是黄酒。晚清之后本地高度烧酒开始流行,主打一个清冽甘醇,用于衬托津菜丰富但不张扬的味型体系,用今日的白酒分类定义归于大曲清香,并有衍生的高度露酒远销南粤。至于现在有些知名度的本地低度浓香和北派酱香,已是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计划经济产物了,不能奢望与津菜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肝泥(津鲁菜馆)
肝泥(八九不离食)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有酒必有下酒菜,最负盛名的一道便是蒸羊羔。绝大多数人认识这道菜是因为相声《报菜名》,第一个报出的菜名自然家喻户晓,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道温润醇和的凉菜,与本地白酒的清冽相得益彰。与之呈菜思路相同的还有一道肝泥,同样的温润、同样的本地化调味,但骨子里的西餐基因一点也掩盖不了,有的餐厅干脆会带面包片一起上桌,你按中餐习惯叫凉菜也行、你按西餐习惯叫前菜亦可。
满满一桌菜,只要食材足够丰富、味型搭配合理就没大毛病,这时便可放松下来,试着点个本地时令。春季伊始,渤海的开凌鮻上市,一条6斤以上的鮻鱼仅可以出两份白蹦鱼丁,很多人称之为津菜中的昆曲,暗合曲高和寡之意。
蒸羊羔(惠宾餐厅)
白蹦鱼丁(玉泉饭庄)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在烹饪过程中的所有加法,最终都呈现为对食材的动物性做减法,这是白蹦鱼丁的清鲜奥秘,也是北方菜系不多见的价值取向,而蘸不蘸虾油,又可以让你快速区分硬核老客和品鉴新手。
百年之前对于极致清雅的追求,放在现今精致餐饮的视野中看也毫不过时,正是这些菜品,培养了一代代新手食客成为传说中的卫嘴子。赶到入伏,就到了吃鳎目鱼的时候,天津家庭普遍擅烹鱼、虾、蟹,在饭馆里必然要有更出彩的吃法,天津厨师可以给出“煎蒸伏鳎”和“蔬菜烤比目鱼”两种中西互佐的出品。对于海产食材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赋味,津菜给出的观点有点刁钻。
蔬菜烤目鱼(铭西餐厅)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有味使其出,当然!无味使其入,未必!付出了精力、投入了时间的复杂烹饪,出品的目的仍在于留白。同在海边,我们也不和其他南方菜系比拼从上岸到上桌的效率,我们要的只是食客从参与感到仪式感的从容体验,在这样的场景中,所谓“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只是夸张的噱头,并非受欢迎的生活态度。
夏末入秋,旧时院里的男孩们往往热衷于逮蚂蚱,回到家直接烤熟泡到酱醋汁儿里,好吃得嗦啰手指头;而精选“担子沟”带籽的蚂蚱油炸,高温入葱蒜酱醋浸烹,则是天一坊知名酒饼菜,留下过“烙饼炸蚂蚱——家(夹)吃去”的歇后语,至今仍是不少酒友的心头好。
黄建明(津鲁菜馆)制作的银鱼紫蟹锅和干㸆大虾
待到隆冬,有人等到了银鱼紫蟹锅,有人等到了罾蹦鲤鱼,有人则等到了烩素冒。鉴于现在冷冻技术发达,前两者随便什么季节都有人售卖,咱们只说这个便宜的素冒吧,再回到粗料细作这个特点上。
津菜对高档食材的烹调,不乏内敛之案例,而对于廉价食材,也不缺礼遇和重视。素冒是豆子榨出豆浆后的残留,蒸制成饼,切条入豆油炸制,仅为冬季独有,家常做法是借浓郁豆香和油感来熬大白菜吃。
王辉老师制作的罾蹦鲤鱼
在菜馆里,素冒通过复炸卸去油感,用腐乳和高汤入味,佐以青韭白、黄瓜、木耳。同样的味型、同样的辅料,本可以出一个高档菜肴“烩滑鱼”,现在主料换成素冒,辅料价格会比主料价格还高,面对的食客群体还是那个群体,也算是独有的小乐子。
既然人多,仪式感必不可少,我们可以从文化代表性、视觉美感度和江湖地位这三个方面来盘。在遗失的津菜传统中有一个讲究叫“必整必熟”,由于鸡、鸭已成为日常食材,在大众消费者眼中做的再整也不值钱,因此被要求最多的是鱼类的有头有尾。天津的北大港旧时河网密集,有多个入海口,咸淡水域的鳜鱼品质上乘,与西餐富含奶香的白汁相遇有佳偶天合的曼妙。
奶汁焗鳜鱼(铭西餐厅)
干烧蝶鱼(惠宾餐厅)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夏天适合一道“波兰煮鳜鱼”,奶香中复合明亮的酸感,搭配有明显矿物感的白葡萄酒格外开胃,冬天则换成“奶汁焗鳜鱼”,焗菜保温的特性和土豆泥带来的碳水满足感,特别适合一场漫长的烈酒局。四十度的洋酒是本分,五六十度的白酒亦不失本分。如果追求赏心悦目,众望所归的可能是那道“八卦鱼肚”。
1987年群星杯津菜烹饪大赛选出了捧杯大菜十个,八卦鱼肚就位列其一,河鱼的腻子、海鱼的肚,这最经典不过的河海二鲜搭配,上屉蒸出来的是当时津菜复兴的殷殷厚望,归结到口感,离不开“软糯松泡、荤润味厚”这八个字。同类的造型菜还有雨打芭蕉、一品豆腐、扒全菜等等,视觉效果都不错,选一个即可,如果点多了,难免味型重复、审美疲劳。
扒全素、素熊掌、菊花鱼、素美宫白菜(八九不离食)
可能你已猜到,我既然聊到了江湖地位,那着笔的最后一个菜肯定是“扒海羊”;可能你猜不到,我并不会谦虚地在这道“清真第一大菜”前面加上“天津”或“北方”这种限定性词语。在这道菜里,我们探究的不仅是食材、技法抑或消费感受,还有自己面对美食的认知力。
从何时起,我们口口相传的清真美食只局限于“鸡、鸭、鹅、牛、羊、驼”等陆地食材,而忽略了江河湖海?又是从何时起,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清真菜消费需求较多的北方,而对南菜北传的影响开始视而不见?庆幸的是,1922年爱因斯坦路过上海在一品香餐厅吃过的这道压轴大菜,我们今天在天津依旧可以品尝,回味那些被岁月精心调理过的故事。
白扒海羊(玉泉饭庄)
扒海羊(玉泉饭庄)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酒足饭饱后多驻留一会儿,你也许会遇见硬核吃货和主厨老板之间的互动,当风景也好,参与其中也罢,这都是堪称华彩的收尾。自费买全单、远离流量和平台、聚焦于菜品本身,这样的友善交流或许已经稀缺,但在这座城市里却是“货卖于识家”的日常。
天津的餐饮市场不算发达,好在津菜餐厅的定位往往泾渭分明,资本承托的老字号、网红连锁、主厨餐厅分别对应着为场面而吃、为打卡而吃、为吃而吃这些完全不同的需求——谁也不碍谁的事儿,谁也不挡谁的道儿,当然也不可能有相互取长补短的动力。
朱建华制作的糟熘肉丝(惠宾餐厅)
对于津菜这种缺乏话语权的晚生小菜系,这何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卫嘴子们明白,就算你挂米戴黑,也未必能做出来我心里的那个味道,还不如找个主厨餐厅吃成熟客,相对平价地体验那些很个人化的传承和表达。
对滋味的强求,往往伴随着在其他方面的放手,而那些放开了手的烟容梦景,总会在不远处错落枯荣。
烩素冒(津鲁菜馆)
天津菜馆 Tips
1.玉泉饭庄(清真)
南开区玉泉路5号
2.臻味私房菜(清真预约制)
红桥区春风里小区底商11-4-108号
3.惠宾餐厅
南开区复康路3号中天大厦底商
4.津鲁菜馆
南开区旧津保路雅云里25号增2号
5.热海饭庄
红桥区丽水苑底商
6.八九不离食私房菜(预约制)
和平区新秀居负一层底商
7.赵大姑津味坊(津派南菜)
和平区岳阳道74号
8.鲁菜坊(津派鲁菜)
河西区平泉道平山里19门
9.铭西餐厅(津派西餐)
河西区水晶宫饭店晶品越2层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王学硕
撰文 / @李硕的一菜一酒
摄影 / 陈建华(后厨)、李路 @厨师都是艺术家的话如何
鸣谢 /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王辉老师
取景地 / 惠宾餐厅后厨(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号)
标注 / 文中津鲁菜馆为天津市南开区旧津保道店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