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赴红色教育基地阳曲县店子底支前模范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武慧萍摄
“银耀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李红娟摄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石桃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该党支部团结带领23名党员,聚焦中心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着力解决老党员、退休干部以及周边群众的急难愁盼,注重发挥每一名老同志的能量与作用,进一步擦亮“银耀先锋”志愿服务品牌,使党支部成为坚强堡垒和暖心港湾。
强化党建引领
小阵地激活大能量
“记得黄陵社区拆迁时,一住户三兄弟因为安置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党支部利用多元协调化解纠纷机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工作优势,多次上门走访做工作,从小切口入手,说通理、理顺气,最终得以解决,保障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支委武慧萍亲和力十足,对党支部工作也是如数家珍,“成绩的取得跟大家对党组织的信任不可分割。”
黄陵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于2009年成立,15年来,党支部始终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坚强有力战斗集体。在班子的带领下,平均年龄69岁的23名老党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小而精的“银耀先锋”队伍,实现了“小阵地”激活“大能量”。
“党支部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采用线下‘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讲’、线上‘微信群看、公众号听’等方式,引导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持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做到思想‘不掉队’、学习‘不打烊’。”石桃儿说。
近年来,该党支部多次组织老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我的入党故事”活动,邀请胡明生等老同志讲授专题党课,重温峥嵘岁月,牢记入党初心,激励在职党员干部不惧艰险、顽强拼搏,以典型引领强化红色传承;通过先进典型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积极融入大局、服务中心工作。
“党支部成立之初就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融入街道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为基层治理积极贡献银龄力量。”石桃儿说。
在黄陵社区拆迁工作中,该党支部积极组织离退休党员入户走访,开展纠纷调解工作,一年多时间,先后入户走访群众26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44起。离退休党员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特有的亲和力赢得了群众满意,增强了组织凝聚力。
深化银龄关怀
温情力升华凝聚力
“考虑到老党员们的具体身体状况,党支部建立‘书记联支委、支委联党员、党员相互联、党员联群众’包联服务机制,坚持定期联系离退休干部、常态化上门走访慰问,形成了人人互帮、个个互助的工作格局。”石桃儿说,累计开展互帮互助240余人次,推动党支部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人心更齐。
党支部坚持精准化、个性化、亲情化关心关爱老干部,通过包联服务和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及时、全面、精准掌握离退休干部个人基本情况和配偶及子女等信息,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做到“重要节日必访、有困难必访、思想变动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累计帮扶44人次,帮扶金额10万余元,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关爱举措书写“敬老致恭”生动答卷。
88岁的老党员宋建勋因与妻子同时住院,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老党员探望,送上救助款,帮助其渡过难关。离休干部老李行动不便,妻子脑梗,儿女不在身边,支部党员主动承担起家人角色,定期代买菜,帮忙做家务,拉家常解闷。有一次老人晚上发高烧,石桃儿等连夜赶到家中,帮助请大夫、买药、喂药,守到老人退了烧才离开。点滴关怀和温暖浸润着老同志的心田。
石桃儿表示:“15年的党支部工作,我深切感受到,平凡中肩负着使命,关怀中孕育着亲情,晚霞中焕发着生机。老干部的笑脸是对我们工作最诚挚的肯定。”
黄陵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后获得“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太原市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等称号。
构建桥梁纽带
“有所为”倾心解难题
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该党支部建立“党员服务岗位责任制”,组建文艺活动、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矛盾调处、帮老助老等7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引导老同志在参与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方面献智出力。
“我生长、工作、退休在黄陵,对这个地方有难以割舍的情怀,为大家服务、为老同志服务很有荣誉感,事情一旦办成,成就感十足。”支委王桂梅干事雷厉风行,经她调解的纠纷有90余起,被太原市委政法委评为年度优秀调解员,“支部秉持搭桥梁、建纽带初心,为的就是畅通沟通渠道,办实事、解难题。”
该党支部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组织离退休党员主动认领“微心愿”,力所能及解决实际困难。
黄陵街办宿舍是典型的单位老旧小区,120户居民大多数是街道离退休干部。因历史原因,长期使用罐装液化气。针对这一情况,党员郜卓主动报到、主动认领,组织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多次和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太原师范学院沟通,协调解决天然气管道铺设、入户等问题,居民最终用上了清洁、安全的天然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其他老党员自觉发挥“小喇叭”“啄木鸟”作用,积极收集反馈民意,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为切实增强老年群体防诈反诈意识,维护合法权益,党支部以有法律专长的老党员为骨干,实施“老帮老、反电诈”行动,就近与教院社区常态化联合开展“我来教你用手机”“防电诈反网骗公益行”等活动,先后帮助240余名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增强防骗反诈技能,及时劝阻23名老年人网上异常转款,守护了老年人的“钱袋子”。
贡献桑榆力量,在“老有所为”中提高堡垒战斗力。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服务,该党支部用实际行动在社区、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永不褪色、高高飘扬的鲜红旗帜。刘云峰
记者手记
“银耀先锋”凝聚桑榆力量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优中选优、配强班子。该党支部3名班子成员均扎根街道工作30余年,书记石桃儿退休前担任街道党工委委员,经验丰富、待人热情,支委王桂梅、武慧萍退休前分别为街道妇联主任、司法所所长,班子党性强、作风正、愿奉献,为建强党组织打下坚实基础。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让“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更有底气;思想“不掉队”、学习“不打烊”,理论武装、培根铸魂、夯基固本更具凝聚力;人熟、地熟、情况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特有的亲和力让党支部工作更接地气。
“书记联支委、支委联党员、党员相互联、党员联群众”包联服务催生人人互帮、个个互助格局。老党员是“小喇叭”,更是“啄木鸟”,以小切口介入大治理,说理、顺气,“小阵地”激活“大能量”。
“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党员服务岗位责任制”、“银耀先锋”志愿服务品牌等制度机制,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融入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在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矛盾调处、帮老助老等方面持续发挥银龄力量。关怀中孕育着亲情,晚霞中焕发着生机,温暖的笑脸便是对热心、爱心、责任心最诚挚的肯定。(刘云峰)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