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唱会市场衰退了吗?
①2024年依旧火热。
2023年,我国大型演唱会票房收入创146亿元新高。
2024年,延续火爆趋势。5000+人大型演唱会场次同比2023年增长49.9%,万人以上演唱会场次也同比增长84.4%,成为票房成绩最突出的品类。
2025年,演唱会市场目前仍劲头强势。杭州、海口、成都等城市在大力扶持大型演出,不少知名歌手已宣布将开大型演唱会,还有海外歌手(乐队)抢滩登陆。
②一线新一线是主阵地,同时下沉四五线。
2024年演唱会举办数量TOP10的城市,均为一线新一线城市。
同时,相比疫情前(2019年),特别是五线城市的演唱会票房增幅高达634%。
③中老年成情怀演唱会主力。
大麦数据显示,2024年12月16日-20日,刀郎、凤凰传奇等演唱会跻身大麦热搜榜前十名,其中刀郎更是稳居榜首。
以刀郎南京站演唱会为例,主力观众以中老年居多,60—70后占比高达一半,00后仅占20%。
同样,谭咏麟成都演唱会也异常火爆,吸引3.5万人,男性占60%,平均年龄约40岁。
④但市场供大于求现象逐步显现。
根据大麦网数据,2024年一些老牌实力歌手的演唱会并未能迅速实现全部售出,哪怕是在上海、北京的场次。
甚至有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出现打折销售的情况,不过这背后也有连开场次、票价设定、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
2.演唱会经济
①演唱会成本结构与收益。
细拆演唱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块:票务、赞助商和演唱会周边售卖。
举办一场演唱会的成本也不低,包含艺人出场费、场馆租金、设备搭建和维护、人员工资和福利、宣传费等支出,这些费用主要由主办方和艺人经纪方承担。
②演唱会带来的城市效益。
演唱会自带巨大消费“流量”,能带动举办城市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发展。
以太原市为例,2024年太原市举办的32场演唱会,共带动总消费收入约41亿元。
③粉丝经济
在整个粉丝经济中,饭圈大粉(即“粉头”)承担着重要角色,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类:经营网店售卖明星周边商品、接推广,以及开发明星的应援产品。
题外话,在中国粉丝圈层中,IP圈层受到中国粉丝的热捧度较高,而网红圈层下的粉丝消费最频繁,明星圈层都相对是最小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