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女孩,为星光大道寄去200多封自荐信,花了120万走上舞台。
如今不但被人嘲讽走后门,还倒欠了几十万借款。
花钱也买不到冠军的崔苗,现在怎么样了?
崔苗的追梦之旅
陕西宾馆的一场活动中,主持人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崔苗,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崔苗演唱了两首歌。
根据合作标准,主办方将给她3万块钱,但等她唱完,钱却被参演的其他人员瓜分。
崔苗委屈的偷偷落泪。曾经那个在星光大道大放光彩的女生,似乎不再受人追捧了。
崔苗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山村里。包括她在内,家里共八口人。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影响,她曾认为山里人的宿命,是种一辈子地。
在小学时期,家里没钱承担她的学费,崔苗早早地辍学了。
后来镇上一个秦腔戏剧团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软磨硬泡之下,父亲勉强同意她学戏曲。在当时,不管呆在大山里,还是学习戏曲,都是挣不了大钱的行当。
不过与待在家里相比,跟着剧团至少能看看外面的世界。
唱戏讲究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虽唱一出戏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很多曲艺名人都是成年累月的练习一场戏,有些没有天赋的,即使再努力也成不了“角儿”。
崔苗进入戏剧团后,师父给她定的角色是丑角。
曲艺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类,每一类都有更详细的划分,崔苗所分配到的角色,其实是丑角之中比较不重要的。比如媒婆这类功能性配角。
经过几年的学习,崔苗似乎是明白了自己不是天赋型艺人,在戏曲方面下再多功夫,也有些浪费时间。
于是她辗转来到西安寻找新的赚钱机会。
在西安,她一开始的工资只有150块,在做过几份低工资的工作后,最终在一家饭店里,当上了酒水推销员。
推销员的基本工资很低,提成较高。想挣到钱,必须想办法提高销售量。
在这方面,崔苗的唱歌天赋就显现出来了。
她从小喜欢唱歌,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剧团,亦或是在西安,总是忍不住唱几首民歌,这个习惯好像深深刻在她骨子里,成了与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
为了提高酒水的销量,她也在客户面前唱歌,希望对方能看在自己展示才艺的面子上多买点酒。
这个销售方式很成功,甚至有人因为这个特色,专门来饭店吃饭。久而久之,崔苗的工资不断上涨,最高的时候能到两千多块钱。
对于那时的崔苗来说,两千的工资或许足够日常生活,不过在饭店工作终不是长久之计。没有学历和丰富阅历的她,还是很难找到好工作。
2005年,有人听到她的歌,不由眼前一亮,表示她的歌声足够去星光大道参加比赛了,当时崔苗不知道星光大道是什么,只能通过对方简单的介绍,初步了解了这个舞台。
对方介绍完星光大道,还给了她一张去北京的机票和500元现金,鼓励她去试一试。
就这样,崔苗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带着仅有的积蓄准备参加星光大道。
这次寻访是失败的,她到达北京后,根本不知道星光大道的报名处,转了一圈又悻悻回来。
两年后,仍不死心的崔苗开始给星光大道栏目组写信。这一写,就发去了200多封信,但是没有一次得到过回应。
看到崔苗如此执着,有个自称是导演的人找到她,表示可以帮助她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但是要先拿8万块钱。
听完对方的说辞,崔苗信以为真,咬牙拿出了8万块钱,最终不但没登上星光大道舞台,连对方的踪影都找不到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虽然这次被骗让她深受打击,但崔苗还不死心,依然认死理地想上星光大道。
经介绍,她认识了榆林市文工团的张胜宝,才真正有了参加星光大道的机会。
120万“买”上星光大道
张胜宝是文工团主任,认识星光大道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崔苗的故事后,他有些为难。
崔苗的坚持当然很可贵,但是空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她文化程度低,所以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并不到位,又看不懂曲谱,唱歌只靠脑袋死记音调,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她有唱歌的天赋,嗓音也有足够的可塑性,还是值得进入星光大道舞台的。
在张胜宝的策划下,崔苗边学习声乐知识,边等待机会,终于在2009年如愿取得星光大道的入场券。
只有入场券当然不够,每一次登上舞台的各种道具费用,都由参赛选手准备,这部分的花销并不是小数目。
她第一次参加周赛时,总花费就到了20万。赶得上她十年的工资了。
不过崔苗参加星光大道这件事,毕竟不是小打小闹,老家的村民和当地政府机关都听到了消息,纷纷向她施以援手。
比如清涧县,就拨出了5万块钱支持她参加星光大道。
当然,这笔钱也不是白给,需要她宣传当地特产,招揽企业来清涧县投资。
作为多年的贫困县,以这种方式招商引资,多少有些剑走偏锋。但是考虑到星光大道在那几年的影响力,这5万块钱还是比较值的。
崔苗一共四次登上星光大道舞台,清涧县也一直资助她,前前后后共花了25万元。
都说星光大道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从崔苗的经历来看,好像并不是这样,那么崔苗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这些资金都花在哪儿了?
崔苗第一次参加周赛时,是亲友团57人陪她一起去的。至于为什么要一次性去这么多人,其实也是有一些说法的。
站在崔苗的角度,她只是去唱歌,只要能上舞台就可以了,不需要亲友团,没必要让这么多人都去。
但是崔苗上星光大道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还承载着清涧县政府的殷殷期盼。所以,这57人中,有一部分是官员,还有一部分主要是去宣传陕北文化的。
在这几次登台过程中,崔苗的表现很好,也变相宣传了自己的家乡,最终在10进8的比赛中憾负,结束了自己的星光大道之旅。
对于这个结果崔苗是没有多大遗憾的。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女孩,能站在全国舞台上展示自己,这本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就在此时,质疑声也越来越多。这一切,源于崔苗参加演出的费用。
她先后四次去北京参赛,总费用达到了120万。在当时,北京的平均房价不到两万,崔苗花掉的120万,至少能买一套60多平的房子了。
就是因为这笔金额庞大的费用,让崔苗的口碑一直处于崩塌边缘。很多人质疑她的实力,更有甚者直接认为她的成绩是买来的。
至于真相,当地政府和崔苗本人都有过回应,但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人们的关注点,依然聚焦在这120万的花销上。
事实上,这120万巨额之中,既有当地政府的资助,也有她多年的积蓄,还有她到处借的钱和贷款。这部分借贷的钱,就达到了40万。
也就是说,崔苗参加了星光大道,不但没赚到钱,还倒欠了40万。
2009年,崔苗只有23岁,却成了巨额负债人。留给她的,是漫漫还债路。
参加完星光大道后,崔苗开始以唱歌为生,也多次在一些活动中演唱。虽然她的出场费达到了五位数,但是有时候到她手里的钱却很少。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自己甚至连钱都拿不到。
不过这也没打消她对表演的热爱。如今,崔苗已经很少在较大舞台中现身,但也能接到一些小活动。
2024年,崔苗参演了一部名为《我心光明》的电影,讲述陕北的风土人情。
崔苗一直都在努力进入公众的视线,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
总结
参赛四次花费120万,完成了崔苗的梦想,同样也让她背上了巨额债款。
2010年记者采访她时曾问道:用40万的负债换来去星光大道的机会,是否值得。
崔苗笑笑,表示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会借钱参加星光大道。
或许有时候梦想真的能撑起某些非常重要的东西,而这种东西的价值,远超金钱。
参考资料:
《星光大道:陕北农家女的荣耀与尴尬》人民文摘
《陕北农家女负债40万上星光大道,自称很委屈》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