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坊间传闻,李鸿章留下的遗产高达四千万两白银。但令人咋舌的是,仅仅过了52年,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就已经贫困潦倒,在穷困与绝望中,李子嘉跳进了冰冷的池塘......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遗产,其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坊间传闻,他留下的遗产就高达四千万两白银。
而相关传记则较为保守地估计,李鸿章个人资产超过千万,加上其兄弟们的财产,总计约两千万两。
1904年4月,李鸿章为直系后代立下了一份《分家合同》。
这份合同并未涵盖金银财宝,仅涉及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的土地、房产及商铺等不动产。
李鸿章功成名就之后,他与五位兄弟在安徽老家广置田产,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庄园式宅邸。
李氏家族的土地,在其鼎盛时期据说达到了250多万亩。
梁启超曾说过:“大家都传说李鸿章富可敌国,但这种说法恐怕不太准确。以我的看法,其家产数百万金,这个可能比较可信。”
“数百万金”,如果按如今的购买力换算,至少也有大几亿元了。
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1910年出生,父亲去世后,他与兄长李厚甫共同继承了丰厚的家业。
李子嘉将管理1.3万亩良田的重任,全权托付给了庄头。
自己则沉迷于吸食鸦片,流连于各种风月场所。
沉迷享乐的他,对其他事务漠不关心。
后来,他在烟花之地染上了梅毒,花柳巷去不了了,就开始专心赌博。
在赌桌上,李子嘉不只是赌现金,连田契、房契都直接当筹码。
那些风月场所和赌场,掏空了他的身体和所有的财产。
为还债卖掉了最后一处房产后,李子嘉彻底无家可归了。
他四处漂泊,经常食不果腹,靠蹭饭度日,生活困顿至极。
1953年,李子嘉实在走投无路,想到去投靠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
两家祖辈同朝为官,也算有些渊源,况且李子嘉还曾借给左巨生十石米。
然而,当他上门讨债时,却发现左巨生也过得十分拮据。
左巨生面露难色,尴尬地提议:“我现在也还不起,要不咱俩就搭个伴,一起过吧!”
李子嘉望着同样落魄的左巨生,只能无奈接受了。
两人从此住在一间简陋至极的破屋里,勉强能遮风挡雨。
这与李子嘉曾经拥有的豪宅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除了物质上的极度匮乏,李子嘉也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空虚。
曾经的社交圈子、朋友和享乐方式,都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从此,昔日宰相与大帅的孙子,便在这间破屋里相依为命,每日靠稀粥度日。
转眼间,这一年年关将至。
李子嘉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只有一肚子的稀粥。
他拖着虚弱的身体,缓缓走向陶塘,找了一个僻静之处坐下。
这片土地,曾是他家的众多地产中的一项,是父亲李经方精心打造的漱兰堂大花园的一部分。
假山、亭台、水榭、花木……父亲经营打理花园的忙碌身影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如今,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与他李子嘉再无瓜葛。
在穷困与绝望中,习惯享乐的李子嘉终于崩溃了。
他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的池塘,结束了自己43岁的生命。
李子嘉死后,身无分文的左巨生只得通知其兄长李厚甫,前来料理后事。
而相当讽刺的是,此时的李厚甫也同样落魄不堪,经常与晚清首富盛宣怀家的败家子盛恩颐一起闲晃。
宋代学者李邦献曾说过:
给子孙后代规划谋求财富和地位的道路,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失败告终;
相反,那些乐于助人、多做善事的人,他们的后代往往能够享受到无穷的好处。
“遗金满常作灾”,李鸿章孙子悲剧的一生,很好的印证了“积财给子孙是留祸,积德给子孙才是留福”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刘辉,荆溪宁等. 《著名家族档案》
甘政权,石庆波. 《李鸿章家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