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杨国庆,今年42岁,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严格来说,我的出生家庭并不完整,因为我3岁的时候,父母就把我过继给了二叔,也就是我父亲的亲弟弟。
我亲生父母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不好,而二叔二婶结婚多年没有孩子,老一辈人觉得这样下去不好,就劝他们抱养一个。
我母亲一狠心,就把我送了过去,说是“过继”,但在乡下人眼里,这就是彻彻底底地成了二叔家的孩子,甚至连户口都迁过去了。
从那时起,我就跟着二叔二婶生活,改口叫他们“爸妈”,而亲生父母,则变成了“伯父伯母”。
二叔家境一般,但对我视如己出,从小到大,尽自己所能让我吃饱穿暖。可过继的身份,终究还是让我在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中长大。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经常嘲笑我,说我是“送出去的娃”,说我“没根”,甚至有时候连大人也会在背后议论:“这孩子迟早是要回他亲爹娘家的。”
但二叔二婶对我很好,尤其是二婶,对我比很多亲妈还亲。她总是护着我,谁敢欺负我,她就敢去村里找人理论。她常对我说:“国庆,你就是我和你爸的亲儿子,别听他们乱讲。”
可即便如此,我心里还是有个结,村里人说的话,似乎一直应验着。
到了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的亲生父母开始频繁来找我,尤其是我亲生母亲,总是各种理由叫我回去,说家里需要人手,甚至直接让我回去帮忙收麦子、割稻谷。二叔二婶虽然心疼,但也没办法拒绝,毕竟他们觉得,我的亲生父母还是有养育之恩的。
后来,我高中没考上,就去镇上学了一门水电维修的手艺,学成后,回到了小县城,靠着这门手艺养活自己。
后来,我认识了我媳妇刘芳,她是我一个客户的远房亲戚,长得端庄,性格也踏实肯干。我们谈了两年,最终结婚了。
婚后,我和刘芳过得还算和睦,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算安稳。只是,关于我过继的事情,她一直不是很认同,觉得我既然姓杨,就应该认亲生父母,不能在二叔二婶家待得太久。她甚至跟我说过:“以后咱们的孩子,不能像你一样,连个根都找不清。”
我没跟她争执太多,这种事情,外人是很难理解的。可我知道,我最亏欠的,不是我的亲生父母,而是二叔二婶。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媳妇刘芳在县城里安了家,靠着我的水电维修手艺,日子虽然也算不上富裕,但勉强过得去。二叔二婶年纪大了,我时不时会回去看看他们,给他们带点吃的用的,顺便帮着修修家里的水管电线。
二叔家住的是老房子,是那种几十年前盖的砖瓦房,早就显得破旧不堪。县里这些年发展快,城中村改造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去年就传出风声,说二叔家所在的村子要拆迁。刚开始大家还不信,觉得只是传言,直到政府的人来测量土地,登记房屋信息,大家才意识到,这回是真的了。
拆迁的事情一确定,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
村里人商量着怎么争取更高的拆迁补偿,有的人甚至连夜回去翻找房产证,生怕自己吃了亏。二叔家的房子虽然老旧,但拆迁补偿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按照政策,每户大概能拿到七八十万的补偿款,如果愿意要安置房,还能分两套小区房。
消息一出,亲戚们都开始打二叔家的主意了。
最先找上门的,是我的亲生父母。
我亲生母亲一脸笑容地来了,手里提着一些水果,嘴上说着:“国庆啊,你这几年也没少帮衬二叔家,现在拆迁了,你也得有份吧?”
我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皱了皱眉,正想回她的话,二叔就在一旁摆了摆手,笑着说:“国庆是我们家的人,这房子是他的家,他当然有份。”
二婶也跟着点头:“这孩子从小在我们家长大,户口一直在我们这儿,拆迁款自然也该有他的一份。”
这话一出,亲生母亲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后干笑着说:“这……这可不好说啊,国庆虽然户口在你们家,可毕竟是我们亲生的,按理说,这钱也该有我们家一份吧?”
二叔脸色沉了下来,没再吭声。
我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摆到台面上来,但我没想到,亲生母亲会这么直接。我叹了口气,说:“伯母,这个钱是二叔家的,和咱们家没关系。”
亲生母亲听我这么说,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国庆,你不能这么说话啊!你再怎么说也是我们家亲生的,我们家当初要是不把你送出去,你哪能有今天?你不能光认养父养母,不认我们啊!”
我沉默了,不想争论这些。我知道,她们心里并不是想要认我,而是想要这笔钱。
拆迁款的事情还没处理清楚,媳妇刘芳的态度又让我始料未及。
那天晚上,我跟她提起这件事,想听听她的意见。没想到她一听,立刻皱起眉头,说:“这钱咱不能要。”
我愣住了:“为什么?”
她语气坚定:“你虽然户口在二叔家,但咱们成家了,早就独立出来了。二叔二婶没有亲生孩子,这笔拆迁款本来就该他们自己留着养老。你要是拿了,不怕别人说你占便宜?再说了,你亲生父母那边已经开始闹了,如果你拿了钱,他们肯定要来找你,到时候你咋办?”
我沉默了。她说得不无道理,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二叔二婶对我恩重如山,他们没有亲生子女,我本来就想多照顾他们一些,拿拆迁款的事情,对我来说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
可媳妇的态度很强硬:“你要是拿了这笔钱,不仅你亲生父母那边会闹,咱们小家以后也别想安生。我不同意。”
拆迁款的事情,就这样僵住了。
过了几天,二叔找我谈了一次。他抽着烟,语气平淡地问我:“国庆,这钱你是怎么想的?”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二叔,我想拿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剩下的,我想留给你们养老。”
二叔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你媳妇是不是不同意?”
我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二叔拍拍我的肩膀,笑了笑:“其实啊,我早就想好了。你要是愿意,这钱你拿一半,剩下的我们老两口留着,反正以后有个保障。”
我点点头,心里感激。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亲生父母那边听说我可能会分到拆迁款,立马又找上门来。
这次来的不仅有我母亲,还有我的亲生大哥,也就是我亲生父母的长子。他脸色不善,一进门就直接说:“国庆,拆迁款的事你咋想的?”
我皱了皱眉:“啥咋想的?我是二叔家的孩子,房子是二叔的,拆迁款自然是他们的。”
他冷笑了一声:“别跟我装糊涂,你户口还在二叔家,按政策你也有份。可你别忘了,你是我们家的人,这钱你拿了,也有我们家的一份!”
我冷笑了一下:“你们当初把我送出去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我是‘你们家的人’?”
他脸色一沉:“你这话啥意思?爸妈把你送过去,那是为了让你有个好生活,现在你过得好了,就不认亲生父母了?”
我彻底怒了,站起身来:“我过得好不好,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当初二叔二婶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你们可曾管过我一天?现在拆迁了,想到我是你们家的人了?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母亲见我发火了,眼圈一红,开始抹泪:“国庆啊,妈也是没办法啊……你大哥家里缺钱,日子难过,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我冷笑了一声,不再说话。
最后,这件事还是我自己做了决定。
我选择放弃这笔拆迁款,把全部的钱留给二叔二婶养老。
我知道,这钱我拿了,亲生父母那边会闹,媳妇也会不高兴,甚至会影响我和二叔二婶的感情。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放弃。
二叔二婶知道后,愣了好久,最后二婶拉着我的手,眼圈发红:“国庆,妈知道你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不管拿不拿这钱,你在妈心里,永远是我的儿子。”
这句话,比什么钱都重要。
03
拆迁的事情尘埃落定,二叔二婶拿到了补偿款,买了一套小区房,日子比以前宽裕了不少。
我和刘芳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虽然心里对这笔钱多少有点遗憾,但更多的是释然。
有时候,人和人的关系,并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
我过继给二叔二婶,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他们是真心把我当儿子看待。
我愿意用一生去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