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副总裁李亮发布《关于打击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的公告》,公告称: 徐熙媛女士(大S)逝世以后,广大网友纷纷哀思悼念。 但是部分账号“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
抖音平台根据相关规定,对编造谣言的“我是夏小健”,以及炒作牟利的“张兰·俏生活”、“张兰之箖玥甄选”、“汪小菲”等账号全部予以无限期封禁。
微博平台也紧随其后,关闭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消息传出后立刻引爆网络,很多网友直呼“大快人心”,但也有人认为“处罚过重”“限制言论自由”。
所以,抖音封禁张兰事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点,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言论自由是文明的必需,但有边界
自由权,是人人共享的基本人权,也是社会走向宽容、纠错的必需。比如专业医生对传染病的看法,必须享有言论自由,包括说错话的自由。
但是,任何自由都应该是法治轨道中的自由。比如,言论自由不包括做伪证的自由,更不包括侮辱他人的自由。
张兰的员工“我是夏小健”造谣“汪小菲包机接回骨灰”,但是张兰母子不仅没有辟谣,反而推波助澜。平台如果对此坐视不理,就是助长恶行,也是对死者家属的进一步伤害。
二、公众,就应该关注公共伦理
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汪徐两家的婚恋争端,本是他们的私事。张兰母子的炒作,或许有泄私愤、表演欲的成分,这也属于私德问题。
“窥探隐私”是普遍人性,不是靠封禁就能压制的。但是作为旁观的公众,我们更应该关注公序良俗、伦理底线。比如,自觉尊重他人私密空间,不伤害未成年人和对方亲友。
而张兰母子真正恶劣的地方在于:破坏公私边界,诱导性别对立、地域歧视,甚至对女方亲友搞政治攻击。
这些言行早在徐熙媛女士死前,就已经存在。但遗憾的是,直到平台封禁账号,很多人仍在自我带入私人恩怨,极少有人谈及公共伦理。
三、涉及产权的打击,必须慎之又慎
根据李亮发布的消息,抖音平台看似遵循了程序正义,比如判定谣言的依据,对张兰母子账号的处罚,都列出了准绳和依据。但是,其法律依据和打击力度,仍然遭到了多方诟病。为什么会这样?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举足轻重,被视为现代国家的“第四权”。比如马斯克收购X后,改变了美国的舆论环境。
抖音有7.5亿用户,层次非常复杂,加之中国媒体政策的特殊性,于是用户们更容易大动肝火,引发广泛影响。
比如一个“运动员擦边”的内容,就能引爆全民争论:社交账号的所有权,究竟属于谁?平台是否有权随意处置?其法律依据和打击力度,能不能经受住质疑?
公共环境正在恶化,因此越是有人高喊“严厉打击”“大快人心”的时候,各位越要保持冷静的独立思考。
对此事件,你如何思考?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读懂自由十书”
稀缺图书·一键打包↑
↓优质视频推荐↓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