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张桂兰,今年68岁,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时,我是县里的一家国企职工,虽然学历不高,只是中师毕业,但在那个年代,能进国企已经算是吃上了“铁饭碗”。

后来企业改制,我提前退休,每个月能拿到6000块的退休金,在我们这个地方,算是比较宽裕的。

我老伴十年前去世,留下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日子虽说清冷,但我自认过得还算舒心。儿子王明今年42岁,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家私企上班,工资不高,只有4000多块



儿媳刘艳是外地人,小我儿子五岁,长得清秀,但是性子比较强势,她在一家商场做导购,收入不稳定。两人结婚后,儿媳不愿意和我住在一起,说是“婆媳关系难处”,于是他们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

孙子王浩今年12岁,正在念初中。我对这个孙子是掏心掏肺地疼,从小到大,衣服、学费、零花钱,我都帮衬不少。

儿子一家虽然有工作,但经济条件一般,买房的首付是我出的,孙子的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我每年也会给他们三万块左右的补贴。加上逢年过节的红包,算起来,这些年我补贴他们的不少于四十万



我以为这些亲情和付出,能换来一份温暖的家庭关系,至少儿子、儿媳会对我感恩,孙子会亲近我。可现实却狠狠打了我的脸。

02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上个月的一次家庭聚餐

那天是周末,我想着一家人很久没一起吃饭了,就亲自去市场买了不少菜,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排骨、鸡翅、新鲜的蔬菜,我一样都没少。我从年轻时就喜欢做饭,尤其擅长炖肉,儿子小时候最喜欢我做的红烧排骨,每次都能吃上好几块。



傍晚六点,儿子一家准时到了家里。

孙子一进门就喊:“奶奶,今天吃什么呀?”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你最喜欢吃的红烧排骨,还有糖醋鱼、炒茄子、清炒豆角。”

他高兴地叫了一声:“太好了!”然后就跑去沙发上玩手机了。



我转头看了看儿媳刘艳,她穿着一身时髦的连衣裙,脸上化着淡妆,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依旧精致。她进门后就直接坐下了,也没问一句要不要帮忙。我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没说什么。

饭菜上桌后,儿子给大家倒上饮料,孙子已经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排骨啃了起来。我看着他吃得香,心里高兴,顺手也给自己夹了一块。

谁知道,就在我刚把排骨放进碗里的时候,儿媳突然皱起眉头,脸色瞬间变了

她低声嘀咕了一句:“妈,浩浩还没吃够呢,您怎么不让他多吃点?”



我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孙子,他嘴里正嚼着排骨,手里还拿着一块,根本没有抢不过来的样子。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耐着性子笑了笑:“家里排骨多得很,大家一起吃。”

儿媳没再说话,但脸上的不满却藏不住了。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她的脸色一直不好看,几次想开口又忍住。

吃完饭后,我收拾碗筷,儿媳却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刷手机,连个帮忙的意思都没有。儿子倒是想帮忙,但被她一个眼神瞪了回去。这一幕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吃完饭后,儿媳突然开口:“妈,浩浩的英语补习班下个月要交学费了,五千块,您看……”

我放下手里的抹布,心里有些不舒服。



“你们两个都有工作,怎么总是让我出钱?”我尽量让语气平和些。

儿媳听完,脸色更难看了:“妈,您不是每个月都有六千退休金吗?我们现在压力大,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哪一样不花钱?再说了,以前您不也一直给的吗?”

我心里一阵发凉。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的退休金就是他们的提款机?

我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里的不快:“我这些年帮衬你们不少了,浩浩的学费,我已经出了这么多年,剩下的你们自己负担吧。”

儿媳脸色一变,直接把筷子往桌上一放,站起来冷冷地说:“行啊,不出就不出,谁稀罕呢!”说完,直接拉着孙子进了房间。

儿子在一旁尴尬地低着头,半天才小声说:“妈,您就当帮帮我们吧……”

我苦笑了一下,看着儿子,心里一阵失望。

这还是我养大的孩子吗?怎么一点责任感都没有?

那天晚上,儿媳拉着脸,吃完饭就急匆匆地带着孙子回家了,连句“谢谢”都没有。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些年的付出,心里一阵阵发凉。

从儿子结婚开始,我几乎没有一天是为自己活的。

他们买房,我掏了二十万的首付;孙子出生,我给他们请月嫂、买奶粉、买衣服;后来孙子上学,我每年都给补贴学费,逢年过节的红包,从来都是一千起步……

可换来的是什么?

是一顿饭上,我多吃一块排骨,儿媳的冷脸;是我拒绝补贴学费,儿媳的甩脸子。

我不是舍不得钱,而是寒心。

第二天,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去了银行,把之前每个月固定转给儿子的三千块生活补贴取消了。然后,我又去了一趟律师事务所,立了一份遗嘱——我的房子以后归我自己支配,谁也别想打主意。

从那天起,我不再主动联系他们。

儿子最开始还会打电话问我:“妈,怎么这个月的钱没打?”

我淡淡地说:“以后你们自己过日子,我的钱,留着自己养老。”

儿媳知道后,直接在家庭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妈,您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们现在压力这么大,浩浩还小,您不想着帮帮我们,反而一点责任都不愿意承担?”

我看着这条消息,心里一阵冷笑。

他们的压力大?我的压力就不大吗?

我没有回复,直接退出了群。

03

时间过去了三个月,儿子和儿媳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来找我,试图“谈判”。

“妈,您别生气,这事儿是我们做得不对。”儿子低着头,语气里带着讨好。

儿媳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可是妈,您这么做,真的合适吗?您一个人住这么大一套房,不觉得浪费吗?”

我冷笑了一声,看着他们,心里已经彻底明白了。

“我的钱,我的房子,都是我辛辛苦苦攒下的。你们要是孝顺,就该自己努力,而不是把我当提款机。”

儿媳的脸色瞬间变了,儿子也沉默了。

我站起来,淡淡地说:“以后,我不会再补贴你们一分钱。你们要是愿意来看看我,随时欢迎;要是觉得我没用了,那就当我已经不在了。”

儿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拉着儿媳走了。

我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

从那天起,我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我去广场跳舞,去公园散步,报了个书法班,甚至还和几个老姐妹一起去旅游了一趟。

我终于明白,余生最重要的,是自己过得开心,而不是一味地付出,换来别人的冷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